昨日梅华同语笑,今朝芍药并芬芳。
弟兄殿住春风了,却遣花来送一觞。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昨日梅华同语笑,
今朝芍药并芬芳。
弟兄殿住春风了,
却遣花来送一觞。
中文译文:
昨天梅花一起开放,相互交谈欢笑,
今天芍药也一同绽放,散发着浓郁的芬芳。
我弟兄们已经居住在春风中,
却派花朵来为我送上一杯酒。
诗意:
这首诗是辛弃疾写给赵茂嘉的双头芍药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梅花和芍药的比喻,表达了友谊之美和情感的传递。诗中提到的梅花和芍药,象征着不同的时节和情感,它们相互交替,展示了生命的变化和丰富性。诗人描述了弟兄们已经在春风中安居乐业,而他却远离家乡,此时却派花来表达情谊,寄托了对友情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梅花和芍药的美丽和芬芳,同时通过花朵的象征意义,表达了情感和友谊的珍贵。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转折,将诗意表达得深远而含蓄。诗人通过对梅花和芍药的描述,展示了人生的变化和情感的流转,以及友情在不同时刻的存在和传递。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温暖和感动之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让人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妾解清歌并巧笑。郎多才俊兼年少。何事抛儿行远道。无音耗。江头又绿王孙草。昔日采花呈窈窕。玉容长笑花枝老。今日采花添懊恼。伤怀抱。玉容不及花枝好。
墙阴春荠老,笋蕨正登盘。野饁元无妇,村醅不属官。何由取熊掌?幸免买猪肝。犹胜烦秦相,绨袍闵一寒。
毕君瓮下心成缚,屈子江边又独醒。赖有东阳贤府主,不嫌驰骑送寒厅。
阳林小春醉风日,老面得酒须臾欢。不妨桃李妍冬谷,正要松篁用岁寒。
谷旦街尘净,满城春意我。威仪清警跸,卤簿扈鉴和。从骑黄金勒,回班白玉珂。恩荣谁不羡,报上合如何。
腊尽残销春又归,逢新别故欲沾衣。自惊身上添年纪,休系心中小是非。富贵祝来何所遂,聪明鞭得转无机。羞看稚子先拈酒,怅望平生旧采薇。去日渐加馀日少,贺人虽闹故人稀。椒花丽句闲重检,艾发衰容惜寸辉。苦思正旦酬白雪,闲观风色动青旂。千官仗下炉烟里,东海西头意独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