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醉眠亭》

醉来丰瘁同,眠去身世失。
二乐擅一亭,夫子信超逸。
杯行徂老春,肱枕颓升日。
壮志未及伸,幽愿良自毕。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作品评述

《醉眠亭》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醉醒后,忧思烦劳皆一般,
入梦时,人生经历已逝去。
两种乐曲皆在这座亭中展示,
孔子相信超然逸趣的境界。
酒杯行走趋向渐老的春天,
手臂枕着渐衰的太阳升起。
壮志未能实现,但内心深处的愿望已经完成。

诗意:
《醉眠亭》描绘了诗人秦观内心的苦闷和失落感。他在醉醒和入梦的状态中,感叹自己的心力憔悴,身世逝去。诗中描述了一个亭子,亭中演奏着两种不同的乐曲,寓意人生的喜悲起伏。孔子相信超然逸趣的境界,表达了秦观对于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诗人在描绘春天的景象时,以酒杯行走和手臂枕着太阳升起,表现出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衰老。最后,秦观表达了自己的壮志未能实现,但在内心中,他的幽愿已经得到满足。

赏析:
《醉眠亭》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秦观内心的痛苦和追求。诗中通过描述醒酒和入梦的状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亭中的两种乐曲象征着人生的欢乐和悲伤,展示了世间万象的种种。孔子相信超然逸趣的境界,传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越尘世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酒杯行走和手臂枕着太阳升起的形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最后,秦观表达了自己的壮志未能实现,但内心的幽愿已经得到满足,显示出他对于内心追求的重视。

《醉眠亭》以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秦观深邃的内心世界。诗词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通过对时间流转和内心愿望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和感慨。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展现了秦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 《悼王子开五首》

    南浦维舟访,东堂抵榻眠。後期犹指日,轻别遂终天。墨妙今初贵,诗名久己传。清风如未坠,诸子更翩翩。

  • 《赠张炼师二首》

    昔仰苏仙迹,今瞻弄玉身。岳灵朝捧剑,飙驭夜朝真。笙鹤声常近,烟霞到处新。原言承道荫,秘语慰斯民。

  • 《倚吟阁》

    贺家湖东剡溪曲,白塔幽林声断续。雪中兴尽酒船空,境高地胜何由俗。谁结禅居在上方,山房屈曲随山麓。个中非动亦非静,自有白云檐下宿。

  • 《题吴山伍子胥祠》

    江上胥山古木阴,祠堂气象亦萧森。江云不散忧君色,山月犹明死国心。迁史简编今断缺,吴人牲酒日肥深。鄙怀异代悲忠烈,一拜威灵泪满襟。

  •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佳人鲁山下,日弄清汉波。促弦调宝瑟,哀思感人多。咬哇秦缶击,冷落吨客歌。知音良不易,如此粲者何。

  • 《乙丑十一月十一日决狱次日迎帅舟中赋二诗首》

    滞舟推若泥,逆水去如还。已历三辰次,才行十里间。千斯吾命薄,独尔破天悭。所赖圣贤事,其初不厌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