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明前一日李观察席上得风字》

病躯寒食百无悰,偶到平阳旧第中。
池御信为三辅冠,杯盘真有五陵风。
美人赋韵分春色,上客挥毫夺化工。
白发渐於花柳薄,但怜流水碧相通。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作品评述

诗词:《清明前一日李观察席上得风字》

病躯寒食百无悰,
偶到平阳旧第中。
池御信为三辅冠,
杯盘真有五陵风。

美人赋韵分春色,
上客挥毫夺化工。
白发渐於花柳薄,
但怜流水碧相通。

中文译文:
病体在寒食节前没有丝毫忧愁,
偶然来到平阳旧宅中。
池水悠悠,仿佛是三辅地区的冠冕之水,
酒杯餐盘中真有五陵风的氛围。

美丽的女子赋诗,分散了春天的色彩,
贵客挥毫夺取了画工的技艺。
白发逐渐稀疏在花酒场所,
只是怜悯流水清澈相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秦观创作的,描绘了一个病体在清明节前的情景。诗人病重而寒食节临近,本应感到忧愁,但他却偶然来到平阳旧宅中,感受到了一丝宁静和安慰。

诗中提到的"池御信"指的是平阳旧宅中的池水,被诗人称为三辅地区(指河南、河北、山西一带)的冠冕之水,意味着它在景色上具有独特的美丽和灵性。

"杯盘真有五陵风"表达了诗人在平阳旧宅中,感受到了与五陵(指南京附近的墓地)相似的氛围,可能是指宴席上的气氛和品味。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美丽的女子运用诗词赋予了春天的色彩,上客则以挥毫夺取了画工的技艺,显示了文人雅士的才情和艺术追求。

最后两句"白发渐於花柳薄,但怜流水碧相通"表达了诗人年华渐逝,白发愈发稀疏,但他依然怜悯流水的清澈和通达,暗示了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病榻上的清明前一日的心境,通过对平阳旧宅的描写和对美丽事物的体察,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自然之美的思考和感悟。

  • 《喜诸子所和诗盟歌俱有可采再用韵见意》

    蛮触封疆日勍敌,金丹不疗膏肓疾。抖擞风埃发诗骨,参差头角崭然出。老夫所志在大雅,诸子政须勤帝籍。三叹变风我心恻,箾韶忍受淫哇屈。岂不见渭川千亩拂云长,前日手栽数寸碧。苟得其养终巨世,勿玩流光生厌射。世间浅者无远识,如兽系足鸟摧翼。伯乐眼空冀北群,汤鼎坐吊淮

  • 《僧舍》

    山北山南细路分,松花含雨落纷纷。道人汲井归茅舍,一带青烟染白云。

  • 《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风中柳 水碓》

    锦里人家,桑柘阴连西崦。驶决溪流青似染。引机激水,作碓依山旁,无朝无暮无丰歉。德耀当年,杵臼生涯勤俭。强劝郎温温笑脸。男儿志气,正欲长光焰。任顽石、也须头点。

  • 《黄昏骤寒》

    过午风犹怒,及昏寒骤增。衣皆袷无絮,被只楮非缯。所赋端如此,谁令病不胜。更怜余习在,挟册自篝灯。

  • 《六言绝句四首》

    合欢双树阿那,时有清禽好声。遮莫云阴昼晦,由来昏晓分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