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兴九首其四拟李贺》

鱼鳞甃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挂团壁。
白苹风起吹北窗,尺鲤沉没断消息。
燕子将雏欲归去,沈郎病骨惊迟暮。
浓愁茫茫寄何处,万里江南芳草路。

作者介绍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作品评述

诗词:《秋兴九首其四拟李贺》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鱼鳞甃空排嫩碧,
露桂梢寒挂团壁。
白苹风起吹北窗,
尺鲤沉没断消息。
燕子将雏欲归去,
沈郎病骨惊迟暮。
浓愁茫茫寄何处,
万里江南芳草路。

中文译文:
鱼鳞瓦片覆空空地排列着嫩绿的青苔,
露水滴在桂树的枝梢上,寒意挂在墙壁。
白色的苹果花瓣随风起舞,吹拂着北窗,
一尺长的鲤鱼沉没了,消息中断了。
燕子将它的雏鸟带着欲望归去,
沈郎的病骨使他惊觉时光已经晚了。
浓郁的忧愁茫茫无际地寄托在何处,
漫长的江南之路上长满了芳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秋兴九首》中的第四首,以李贺的风格为蓝本进行拟仿。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秋天的景象与人物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的开篇以鱼鳞瓦片和露水滴落的桂树梢作为景物,描绘了秋天的寒冷和荒凉。白色的苹果花瓣随风飘散,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诗中提到的尺鲤沉没和燕子将雏鸟带走,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时光的不可逆转。沈郎的病骨使他惊觉时光已经晚了,表达了对光阴逝去和衰老的忧虑。

诗的最后两句"浓愁茫茫寄何处,万里江南芳草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迷茫,不知将忧愁寄托于何处。江南的芳草路象征着世界的美好和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忧虑和迷茫之情,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秦观独特的诗境和情感表达能力。

  • 《清音河河上小桥晚眺》

    电光撩眼烂生寒,撒米攒星有是观。但得灯浓任月淡,中天尽好付谁看。

  • 《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已爱治书诗句逸,更闻从事酒名新。庭芜暗积承双履,林花雷飞洒幅巾。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

  •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冲热来。知味者谁心已许,维摩虽默语如雷。

  • 《谢王景之用前韵见寄》

    诗卷舞西风,翩然入眼中。健回追电马,清落唳霜鸿。遗我宝吴缟,逢人称相红。但存山上果,谁道剥为穷。

  • 《杂感》

    平生所闻宋华子,病忘乃与知道邻。老夫历尽世间事,始觉此公真可人。

  • 《閒看佛书》

    金仙入汉梦,始闻佛法东。梁武好尤笃,上下争尊崇。寻译到李唐,伽蓝栋宇充。煌煌五千卷,披读未易终。楞严明根尘,金刚了色空。圆觉祛禅病,维摩现神通。四书皆等教,真可发愚蒙。我常日寓目,清晨课其功。油然会心处,喜乐浩无穷。寄语看经人,勿堕文字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