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一峰插天齐,上有李唐中興碑。
肃宗勳鄴愈烜赫,次山文字真崛奇。
我昔为州坐兩載,吏鞅束縛马就羈。
咫尺名山不可到,抱恨常若有所遺。
兹游得遂償素願,況有文字古一夔。
周遭巖壑尋勝迹,摩挲石刻立多時。
野僧半解知人意,滿巵笑岘酒一杯。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题磨崖碑》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范成大。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浯溪一峰插天齐,
上有李唐中兴碑。
肃宗勋邺愈炫赫,
次山文字真崛奇。
我昔为州坐两载,
吏鞅束缚马就羁。
咫尺名山不可到,
抱恨常若有所遗。
兹游得遂偿素愿,
况有文字古一夔。
周遭岩壑寻胜迹,
摩挲石刻立多时。
野僧半解知人意,
满巵笑岘酒一杯。
译文:
浯溪中有一座峰峦挺立,与天齐平;
在那座山上,有一块李唐时期中兴的碑石;
肃宗勋邺越发显赫,其次的山上刻着文字,真是崛起而奇特。
从前我曾在这个州坐了两载,
官吏的束缚马车就像羁绊一样。
虽然名山近在咫尺,却无法到达,
一直怀恨,常常感到有所遗憾。
如今我得以游览,实现了往日的愿望,
而且还有古老的文字作为陪伴。
周围的峡谷中寻找胜景的足迹,
摩挲着石刻,时间过得很久。
野僧大致理解了我的心思,
满满的酒杯笑对着岘山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作者范成大对名山的向往和遗憾,以及在寻访名山时的喜悦和满足。
首先,诗中描绘了浯溪一峰插天的壮丽景色,尤其是山上的李唐中兴碑石,使得此地更加引人注目。接着,作者回忆起自己在州中坐了两年的经历,感叹官吏的束缚使得自己无法近距离接触名山,心怀遗憾。
然而,现在作者终于实现了游览名山的愿望,并且发现了刻有古老文字的石刻,这使得他感到非常满足。他在周围的峡谷中寻找胜景的足迹,摩挲石刻已经很久。最后,作者与一个野僧交谈,虽然野僧只是半解作者的心思,但他们仍然举杯相庆,共同分享喜悦。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名山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实现愿望后的喜悦和满足。诗词中运用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对比,以及对自由和束缚的思考,展示了范成大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咿喔鸡鸣早。
显允临邛,吏师文宗。能者述之,德宇恢恢。疏而不失,有物实之。於义当然,确乎不夺。强者屈之,爱民如子。曰予用威,谁其恤之。图像如生,虽不能言,谁敢忽之。其事在人,岁月其逝,勿坠失之。後有南董,询事考言,尚其笔之。
良朋益友自远来, ——严伯均万里乡书对酒开。 ——皎然 子孙蔓衍负奇才, ——疾(失姓) 承颜弄鸟咏南陔, ——澄(失姓)鼓腹击壤歌康哉。 ——巨川(失姓)
夜深雪压内门前,一榻还惊四璧天。上相传觞妻拥炭,归来{右鼻右干}息顿安眠。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娇语若连琐,忿速乃明劃。握笔利彤管,篆刻未期益。执书爱绨素,诵习矜所获。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织。举觯拟京兆,立的
身名俱泰老尚书,叱驭宁辞万里途。两地恩荣真赫奕,四川父老定欢呼。乖崖袍带今重见,清献琴龟我更无。频向筹边楼上望,归来方畧上新图。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