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鸿衔子谩粉粉,万里西游始识真。
不管吴霜微点鬓,来看蜀锦烂争春。
倚阑定有司花女,秉烛仍留主夜神。
异县赏心谁与共,故人新作坐中宾。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范成大创作的《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飞鸿衔子谩粉粉,
万里西游始识真。
不管吴霜微点鬓,
来看蜀锦烂争春。
倚阑定有司花女,
秉烛仍留主夜神。
异县赏心谁与共,
故人新作坐中宾。
中文译文:
鸿雁飞行带来消息,雁子儿嘴边轻轻弄弄。
千里西行才领悟真理。
不管吴地的霜雪微微点缀着鬓发,
来看蜀地的锦绣争奇斗艳。
倚着栏杆,定有司花女,
手持蜡烛,仍留主人作神秘之夜。
在这异乡的县城,欣赏景色心灵相通,
故人新作,坐在宴会上作为贵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异乡的景景,其中包含了对友谊和艺术的赞美。
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主人公远离家乡,长途旅行后领悟到了真理或人生的体悟。鸿雁作为迁徙的象征,传递来的消息和启示使主人公在西行的路途中领悟到了一些重要的道理。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对吴地和蜀地的感受。吴地的霜雪微微点缀在鬓发上,是对岁月的痕迹的描绘,而蜀地的锦绣则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这两个地方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后面的几句描述了在异乡的县城中,主人公倚着栏杆,看着花匠婢女在夜晚为主人举行的宴会上忙碌。这里展现了友谊和欣赏之情,主人公和故人一同欣赏异乡的美景,共同分享心灵的愉悦。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对美的追求为主题,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艺术形式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友谊、艺术和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英英香蕙莹朝华,收拾东风作一家。燕语莺啼春又夏,灯花剔尽暗窗斜。
倒岳倾湫与麽来,小根魔子谩疑猜。神驹一跃三千界,空说门前下马台。
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
火珠簇压翠微鲜,丹粒团成蜜颗甜。争为渴饕供燕豆,谁知赪汗困偿篮。
俗心浪自作棼丝,世事元知似弈棋。旧业萧然归亦乐,余年至此死何悲?古人可作将谁慕,造物无心岂汝私。已决残春故溪去,短蓑垂钓月明时。
世事鸥忘句肯卑,云深料理旧花枝。了无一鸟传幽意,只对青山自解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