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斜犹畏暑,吏退合偷闲。
霞散红绡薄,溪回碧玉弯。
伴人惟羽扇,娱客欠风鬟。
且复哦新句,相嘲饭颗山。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范成大所作,题为《次韵温伯纳凉》。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日斜犹畏暑,吏退合偷闲。
太阳斜照下,尽管天气还是炎热,官员们退下之后才能偷得片刻闲暇。
霞散红绡薄,溪回碧玉弯。
红霞渐渐散去,红绡的颜色变得淡薄,溪水回旋形成一道弯曲的碧玉般的弯曲。
伴人惟羽扇,娱客欠风鬟。
陪伴的人只有手持羽毛扇,欢乐的客人却少了那飘逸的发髻。
且复哦新句,相嘲饭颗山。
此外,我们还吟咏新的诗句,互相嘲笑着,如同嘲笑一座小山呢。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景色,时光逝去,天色渐渐昏暗,但依然炎热难耐。官员们退下之后,才有机会偷闲一会。红霞逐渐散去,天空变得宁静而淡薄,溪水回旋形成一道美丽的弯曲。诗中提到,陪伴的人只有手持羽毛扇,而客人们没有飘逸的发髻,暗示了夏日的闲适和舒适。最后,诗人谈及嘲笑新的诗句,仿佛在调侃一座小山般的事物。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夏日午后的宁静和悠闲,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快乐和消遣的愿望。范成大以简洁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创造出一幅夏日午后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感悟。
鲲鹏振翼初九万,楩楠归根终数寸。稚须有发老有收,养之各要适欺发。三儿读书翁卧听,生涯固有何所营。功名羞从奇道取,文学厌与今人争。谁揭此斋函二意,翁养其恬儿养锐。今虽异养后同功,一本庄椿三郄桂。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三月三日天气新,著处繁华矜是日。明日萧条尽醉醒,碧窗宿雾蒙蒙湿。南极老人自有星,挂君高堂之素壁。仙人玉女回云车,万草千花动凝碧。奇祥异瑞争来送,麟角凤嘴世莫识。酒肉如山又一时,满堂宾客皆叹息。正是江南好风景,苑中万物生颜色。遮莫邻鸡下五更,且将款曲终今夕。
绿水缬清波。青山绣芳质。落景皎晚阴。残花绮余日。白沙澹无际。青山眇如一。伤此物运移。惆怅望还律。白水田外明。孤岭松上出。即趣佳可淹。淹留非下秩。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奈何不爱死,
促促为物役,区区迫世情。但嗟束缚急,未觉章绶荣。奈此两鬓白,顾无一廛耕。所求亦云几,脱粟与藜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