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雪飘零贱似泥,惜花还记赏花时。
赏花不许轻攀折,只许家人戴一枝。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创作的《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连绵的夜风吹拂,凌寒的梅花已经零落几乎尽绝。
像贱民一样,玉雪飘零,悲悯花儿,还记得欣赏花朵的时光。
欣赏花朵时,不允许轻易攀折,只允许家人戴一枝梅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凄美而怀旧的场景,通过描写连绵的夜风和凌寒的梅花的凋零,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诗人将梅花比作贱民,形容其零落如玉雪飘散,暗示了梅花的坚韧与纯净。作者深感惜花之情,仍然记得曾经欣赏梅花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词以凄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范成大独特的感慨和情感。首句"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刻画了夜风的连绵和梅花的凋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光阴易逝和生命脆弱的主题。接下来的两句"玉雪飘零贱似泥,惜花还记赏花时"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怜惜之情,将梅花比作玉雪,强调其纯洁和坚强。最后两句"赏花不许轻攀折,只许家人戴一枝"传递了诗人对梅花的敬重和保护之意,呼吁人们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要保持敬畏之心。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凋零的思考。范成大通过梅花的形象,唤起读者对于生命短暂和珍惜时光的共鸣。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范成大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又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一定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不见高人祗自悲,每哦佳句望乌衣。浣花风月参谋去,采药溪山茂宰归。万里险艰头已白,半生功业梦还非。阿戎盍上青云路,奕世清门要发挥。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脉脉。那堪岁芳尽,更使春梦积。故国胡尘飞,远山楚云隔。家人想何在,庭草为谁碧。惆怅空伤情,沧浪有馀迹。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古称净琉璃,物现我常寂。胡为自争妍,照耀出痕迹。坐有求心客,骇目不忍看。愿息终岁劳,留作袖手安。
直合时偷暇,幽怀坐独哦。绿苔人迹少,黄叶雨声多。云结愁阴重,风传禁漏过。瑶图新嗣圣,玉寒久包戈。相府文书简,丰年气候和。还将凤池句,聊杂野人歌。
吏尘飞不到,官况尽凄凉。实货归周府,虚名属晋堂。日移槐影转,风细荔花香。若问公私事,閒蛙话最长。
漉酒不孤头上巾,醉来万事等浮尘。谁家三径无松竹,肯说昨非能几人。仕晋何心更仕刘,知几闻早去来休。多君不肯腰轻折,非为区区县睿邮。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