埂外新陂绿,冈头宿烧红。
裹鱼蒸菜把,馈鸭锁筠笼。
酒侣晨相命,歌场夜不空。
土风并节物,不与故乡同。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南塘寒食书事》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中文译文:
埂外新坡绿,冈头宿烧红。
裹鱼蒸菜把,馈鸭锁筠笼。
酒侣晨相命,歌场夜不空。
土风并节物,不与故乡同。
诗意和赏析:
《南塘寒食书事》是范成大的作品,描绘了南塘地区寒食节的生活场景和寓意。
诗的开头两句"埂外新坡绿,冈头宿烧红",描述了田野间新翻耕的坡地上一片翠绿,山头上的炊烟透着红光。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寒食节时节的春意盎然和人们热闹喜庆的气氛。
接下来的两句"裹鱼蒸菜把,馈鸭锁筠笼",描绘了人们在寒食节时所准备的食物。蒸着鱼和各种蔬菜,以及装满美味鸭肉的竹笼,都是丰盛的食品,展示了人们的丰衣足食和对美食的享受。
诗的下半部分"酒侣晨相命,歌场夜不空。土风并节物,不与故乡同",描绘了寒食节期间人们的欢聚和活动。朋友们在清晨相约喝酒,夜晚则在歌场上畅歌,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土风并节物,表示寒食节时人们与土地和节令相融合,不同于故乡的风俗习惯。
整首诗通过描绘南塘地区寒食节的景象和生活场景,展示了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的喜庆和欢乐。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范成大通过这首诗歌,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习俗的怀念和对节日文化的赞美。
商山留滞再经春,吟爱仙娥最出群。若有精灵念迁客,暂来河北作行云。
泽畔元非慕独醒,散人一饮费经营。也知世少苏司业,安得官如阮步兵。醉著面颜惊少壮,浇余胸次失峥嵘。更阑莫厌残灯火,卧听空廊络纬声。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岁俭心非俭,家贫道不贫。谁知天地内,别有好乾坤。
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莫笑山翁见机晚,也胜朝市一生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