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溯江至武昌》

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
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溯江至武昌》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
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中文译文:
我家在洞庭湖畔,每逢岁时回家的思绪催促。
客人的心急于早日回家,但江路却曲折艰难。
残留的冰被风解冻,新的一年开启。
我行走着去看武昌的柳树,仿佛可以映照出楼台的景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的作品,描绘了他溯江而上回家的情景和感受。诗人表达了对家的思念和渴望,并描述了旅途中的辛苦和艰难。诗中的江路曲折,让诗人的回家之路变得漫长而曲折,但他心中的渴望却无法拖延。诗中的家是诗人思乡的寄托和牵挂之处,而江路则成为了他回家的障碍。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冬天的景色和新年的到来。残留的冰被风吹解冻,象征着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诗人行走到武昌,看到那里的柳树,他觉得柳树的景象仿佛映照出楼台的美景,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联想。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回归的渴望,同时以自然景物的描绘来烘托出诗人的情感。通过描述旅途的艰辛和冬天的消退,诗人表达了对新年、新生活的期盼和希望。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清新风格。

  • 《风急落梅》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 《登高凉山谒墓》

    云气拥松楸,佳城生意幽。扫残黄叶路,奠遍绿新篘。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东迁祷灵墓,端为护行舟。

  • 《初度》

    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疎。岂原身荣如卫鹤,只惭技拙类黔驴。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余。

  • 《古梅》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 《句》

    三声鼓角云中见,一簇楼台海上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