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南阳北阻雪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徘徊守归路。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南归阻雪》是唐代孟浩然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作南阳北阻雪
我行滞宛许,
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
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
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
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
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
徘徊守归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孟浩然在归途中遭遇大雪阻滞的情景。他原本计划南归,却在宛许之间被北方的暴雪所困扰,每天都期盼着能够看到故乡的景色。诗人置身于一片荒凉的旷野之中,不知道故乡的山在何方。他看到孤烟从村落间升起,寒冷的天空中雁群归向远方。积雪覆盖了平皋的土地,饥饿的鹰抓捕着寒冷的兔子。尽管年轻的孟浩然热爱文学,但他对于回家的迟延感到羞愧,只能徘徊在回家的路上。
赏析:
《南归阻雪》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归途中的困境和思绪。通过描写雪景和大自然的景物,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雪象征着困难和阻碍,诗人对于回家的渴望和迟延的焦虑感交织在一起。孟浩然将自己置身于广阔而荒凉的自然环境中,以凄美的意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诗人的归途被暴雪所阻,他无法按计划回到家乡,而只能在归途中徘徊。这种迟延和无奈的心情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深沉和复杂。
此外,诗人通过对少年弄文墨和属意在章句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然而,他在追求文学的同时感到了回家的耻辱,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也是诗中的一大特点。
《南归阻雪》展示了孟浩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同时也折射出他对家乡和归途的思考和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