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昔登临,秋风一散襟。
地留孤屿小,天入五湖深。
柑橘无千里,鱼虾有万金。
痦虽轻范蠡,终欲此幽寻。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吴江》
莽莽昔登临,
秋风一散襟。
地留孤屿小,
天入五湖深。
柑橘无千里,
鱼虾有万金。
痦虽轻范蠡,
终欲此幽寻。
中文译文:
茫茫昔日登临,
秋风一吹散衣襟。
大地上留下孤独的小岛屿,
天空深入五湖之中。
千里之外没有柑橘,
但鱼虾的价值却如黄金万贯。
尽管痦疮虽然轻微,不足为道,
但最终还是想在这幽静之地寻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吴江的景色和意境。诗人通过描写自己曾经攀登过的高山,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秋风一吹,使得衣襟飘动,也象征着动荡的时光。地上留下的孤独小岛和天空深入的五湖,展现了吴江的地貌和自然环境。
诗中提到了柑橘和鱼虾,柑橘代表着富饶的土地,而鱼虾则代表着丰收和财富。这里用柑橘无千里来强调吴江的特色,即虽然远离柑橘的产地,却能拥有丰富的鱼虾资源,暗示了吴江的独特之处和其它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论病痛轻重,都渴望能在这样幽静的地方寻求一份宁静和安逸。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吴江的景色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物产,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吴江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含的情感,使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深沉和思考。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凤沼才难尽,馀思凿西湖。珍木罗修岸,冰光映坐隅。琴台今寂寞,竹岛尚萦纡。犹蕴济川志,芳名终不渝。
瘦倚疏篁半出墙。
溪上重来两鬓丝,岂知拙政久犹思。旄倪欲见叶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争劝令君持酒盏,不容老子闭车帷。谁言俗薄今非古,我与斯民各秉彝。
斜汉横空瑞气浮,桥边乌鹊待牵牛。长生殿冷时无事,乞巧楼多岁有秋。菡萏晚花清露湿,婵娟新月暮烟收。华封祷祝华胥梦,谁道神仙不可求。
西风曾未入梧楸,已有骚人怨凛秋。草赋未为伧父语,破愁宜召曲生谋。君方负笈金陵去,我欲乘桴沧海浮。后夜月明应好在,一樽能为辍行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