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酬王微之》

一雨回飙助蓐收,炎曦不复畏金流。
君家咫尺堪乘兴,想岸乌纱对奕秋。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酬王微之》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一雨回飙助蓐收,
炎曦不复畏金流。
君家咫尺堪乘兴,
想岸乌纱对奕秋。

中文译文:
雨助飓风回旋,帮助庄稼丰收,
太阳再也不害怕金色的流动。
君主家的领土就在咫尺之间,可供享受乐趣,
想象着河岸上乌鸦色的纱与秋风对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是他酬谢好友王微之的诗作。诗中表达了对友谊和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一些政治隐喻。

首先,诗人用雨助飓风回旋的形象来比喻友谊的力量。雨助飓风回旋,使得庄稼丰收,同样友谊的力量也能够增强人们的团结和互助,使得彼此的成就更加辉煌。

接着,诗人描述太阳不再害怕金色的流动。这里的金流可以理解为政治权力和财富,而太阳的不畏惧则表达了诗人对正直、公正的追求。王安石在政治上主张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希望通过改革来恢复社会的公正和正义,使得金钱权力不再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

诗的后两句描绘了君主家的乐趣和对自然景色的遐想。君主家的领土就在咫尺之间,使得他们可以随时享受壮丽的风景和欢乐的时光。想象着河岸上乌鸦色的纱与秋风对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王安石对友谊、正义和自然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折射出他对政治改革的追求和对社会团结的期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此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 《夜出西溪》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 《剪春罗》

    随时宫女逐流波,尚有精魂在处多。待到百花零落尽,从头子细剪春罗。

  • 《寺中闻射因成》

    殿宇时闻燕雀喧,虚庭尽日少人行。孤吟独坐情何限,时喜风传中鹄声。

  • 《益州夫子庙碑》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是以朱阳

  • 《洞霄观水》

    峡口苍苍放水时,乾风吹落面前诗。可怜无地鹧秋色,流出千山也自奇。

  • 《君锡以新诗相示因成四十字答之》

    君诗三十首,一一敌琅玕。语近终非俗,情闲不似官。姑山蟠郡碧,旴水蘸天寒。景物将才思,相期李杜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