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输绿涨横陂,直渐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北山》是一首宋代王安石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山输绿涨横陂,
直渐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北山的景色和季节变化。北山的山脚下有一条河流,水势泛滥,溢满了附近的湖泊。湖泊的水面宛如一片广阔的平原,波光粼粼。诗人坐在湖边,细数着飘落的花瓣,由于沉思良久,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他慢慢地漫步寻找美丽的芳草,却发现归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描写北山输绿涨横陂和回塘滟滟的景色,表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和景色的美丽。诗人坐久了,他的注意力转向了周围的花朵,细数着落下的花瓣,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瞬间美的敏感。由于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他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最终缓慢地寻找回家的路。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感受,传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思考。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上提倡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也展现了他独特的感受力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整首诗字句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受。它呈现了一幅自然美景和诗人心境的交融画面,让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时光的流转。
别后空相忆,无书直至今。频年千里客,多事半生心。卯酒欺人醉,春诗带病吟。倚栏政无绪,一鸟过花阴。
天清漏长霜泊泊,兰绿收荣桂膏涸。高楼云鬟弄婵娟,古瑟暗断秋风弦。玉关遥隔万里道,金刀不翦双泪泉。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城乌作营啼野月,秦川少妇生离别。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东邻有处子,文采何翩翩。高情薄世俗,入海求神仙。归来夸邻里,朱楼列绮筵。今日横波目,昔时流泪泉。
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御风起帆如彍矢,不能万里犹千里。中流浪头屋高起,误入浅洲舟阁底。愚公不量欲移山,篙人伎穷客长叹。世言卒好好步难,何好一棹夷犹间。
昨遣长须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今朝一雨添新涨,便合翻泥种藕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