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金灯花》

煌煌五枝灯,下有玉蟠螭。
汉宫已荆棘,此地生何为。

作者介绍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作品评述

《金灯花》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诗作。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煌煌五枝灯,下有玉蟠螭。
汉宫已荆棘,此地生何为。

诗意:
这首诗以金色的灯花为主题,通过描写灯花和玉蟠螭(一种传说中的神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状况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在描述灯花的辉煌时,暗含了对繁华背后的无常和虚幻的意味。他提到汉宫已经长满了荆棘,这暗示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苦思和疑问,他在思考这个地方的命运和未来。

赏析:
《金灯花》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抓住了繁华背后的无常和虚幻的主题。诗中的金灯花和玉蟠螭都是华丽而富有象征意味的形象,代表了繁华和神秘。然而,诗人通过提到汉宫的荆棘和对这个地方的困惑,暗示了一种衰落和变迁的情绪。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命运变迁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深刻触动和对人生的哲思。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字数简短而富有意味。通过对繁华和衰落的对比,诗人引起读者对于生命和人事变迁的思考。他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了对现实的疑惑和无奈,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情感。整首诗意蕴丰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是晏殊典型的代表作之一。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