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娑罗自辟疆,寒梅几树倚东墙。
经销夜雨炉烟湿,女散天花布衲香。
居士青莲诗酒外,遗民白社水云长。
蒲团定起声闻寂,乌鸟何关噪夕阳。
《长安冬日即事二首》是明代诗人沈泰鸿所作的一首诗,共分为两首。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长安冬日即事二首
有客娑罗自辟疆,寒梅几树倚东墙。
经销夜雨炉烟湿,女散天花布衲香。
居士青莲诗酒外,遗民白社水云长。
蒲团定起声闻寂,乌鸟何关噪夕阳。
有客娑罗自辟疆,寒梅几树倚东墙。
娑罗,指佛教的僧侣,自辟疆即是自开创一个清净之地。诗人在描写一个孤独的僧侣,在寒冷的冬日里,独自开辟了自己的领域,周围只有几树寒梅作为依托,倚着东墙。
经销夜雨炉烟湿,女散天花布衲香。
经销,指燃烧,炉烟湿,寓意炉火未熄,一夜雨水淋湿了。女散,指尼姑,天花布衲,指尼姑们穿的袈裟,香则是指尼姑们清香的气息。这句话描写了尼姑们在雨夜里静坐燃香,衣袈裟上天花布衲飘散着幽香。
居士青莲诗酒外,遗民白社水云长。
居士,指居家修行的人,青莲则是指他的修行之道,诗酒是指他的文学艺术性爱好。遗民,指被边疆战乱所逼迫的百姓,白社是指白社山,在古代被认为是个难以生存的地方,水云长是指水长山。这句话表达了居士追求自己的修行之道和艺术爱好,而被战乱逼迫的人们却无法安享太平。
蒲团定起声闻寂,乌鸟何关噪夕阳。
蒲团,指坐禅时使用的垫子。声闻,指佛教中的一种修行者,寂则是指禅定之境,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修行者在坐禅中达到了心灵的平静和安宁。乌鸟则是指一种普通的鸟类,诗人在此借用其形象以对比修行者的静谧和周围的喧嚣,噪夕阳则是指夕阳下的喧嚣。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景象,并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诗人从外到内,从寒梅、雨夜、乌鸟到娑罗、尼姑、居士,描绘了不同境遇下的人物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展现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悟。整首诗深刻地展示了人生的孤独与寂静,以及人们对于内心安宁和追求的不同态度。
草没孔明庐,尘流倚相书。家居四立壁,出驾独辕车。穷达本无择,死生良自如。镜湖三百里,处处侣禽鱼。
洪洞山前震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险巇。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寂寂柴门草色新,深深云树鸟啼春。夕阳西下东流急,不见沙头唤渡人。
秪个当时发一心,通天通地总渠临。芝兰玉树今争秀,岂但一枝生桂林。
醉伴腾腾白与刘,何朝何夕不同游。留连灯下明犹饮,断送尊前倒即休。催老莫嫌孙稚长,加年须喜鬓毛秋。教他伯道争存活,无子无孙亦白头。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