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两桥》

一溪夹道枕流水,上有两桥横绝流。
乌鹊互飞银汉夜,彩虹交映玉潭秋。
东西雨过苔痕润,左右晴分浪影收。
谁是当年题柱者,不应并驾到瀛洲。

作品评述

《题两桥》是宋代赵崇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条小溪夹在两道山岸,宛如一条细细的枕头,静静地枕着流水。
在上方横跨着两座桥,将溪水一分为二,形成了一道阻隔。
夜晚里,乌鹊互相飞翔,宛如银河在天空中流动。
秋天的湖水中,彩虹与湖水相映,美得如同玉潭一般。
东边和西边的雨水过后,湿润了苔藓的痕迹,左右两岸的波浪影子渐渐消散。
究竟是谁在当年题写了这两座桥的名字,不应该同样地被并列在瀛洲这个名岛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一些意象和哲理。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色和变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题两桥》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山水景色的美丽。诗中的一溪夹道、两桥横绝流,形象地表达了溪流受到桥梁的影响而被分割成两段的情景,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夜晚的乌鹊相互飞翔,与银河流动交相呼应,给人以宇宙间的宏大景象和生命的脆弱之感。而彩虹与玉潭的交映,则展现了秋天湖水的美丽和多彩斑斓的景象。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中的雨过苔痕、晴分浪影,则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以及对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更替的感悟。最后两句"谁是当年题柱者,不应并驾到瀛洲",则以疑问的方式向读者提出了思考,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表达了对历史和人事的思考,暗示了过去的事物和人物不应一概而论,应该根据其不同的贡献和地位进行区别对待。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并通过景色的变化和对历史的思考,传达了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索。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带给读者一种静谧和思考的氛围,使人产生共鸣。

  • 《偈颂一百零一首》

    哑却我口秃我舌,明眼衲僧难辨别。今朝撒向诸人前,须弥灯王笑不彻。

  • 《酬李补阙纾》

    不住东林寺,云泉处处行。近臣那得识,禅客本无名。

  • 《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山居即事》

    老去慵仍甚,幽欢良自如。性将时共背,身与世俱疏。水色含群动,秋容淡夕虚。惬心皆乐事,真作野人居。

  • 《随州沙溪》

    石路崎岖石濑鸣,峰峦回合小原平。桑麻积雨肥春垅,鸡犬一村喧昼晴。田妇共携中饭去,樵童相唤上山声。边头今有江南景,十数年来不用兵。

  • 《成彦女奴琵琶》

    婷婷袅袅出纱窗,坐使红妆万目降。翠袖薄笼春笋十,玉钗初合绿云双。四弦对客追三叠,万唤令人忆九江。曼倩酒狂本无量,为渠潋滟倒银缸。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