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文殊院》

乱云堆里结孤茅,云作斋粮石作巢。
老衲有时闲不得,数声清磬落松梢。

作品评述

《文殊院》是一首清代诗词,作者是黄起溟。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乱云堆里结孤茅,
云作斋粮石作巢。
老衲有时闲不得,
数声清磬落松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寺庙里的僧人的生活。诗中的文殊院是一个僻静的寺庙,被乱云所笼罩,寺庙里是孤独的茅草屋,云彩成为他的斋食,石头成为他的居所。尽管在这个僻静的环境中,老僧却无法常常闲适自在,他只能偶尔享受一些宁静,当他敲击清磬时,磬声落在松树的枝梢上,带来一片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词句和意象描绘了僧人在僻静的文殊院中的生活。首句“乱云堆里结孤茅”,以“乱云堆”形容僧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一种荒凉和孤独的感觉。接着,“云作斋粮石作巢”,将云彩和石头与僧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清贫和苦修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老衲有时闲不得,数声清磬落松梢”揭示了僧人的内心状况。尽管他身处僻静的文殊院,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常常享受宁静。然而,当他有机会敲击清磬时,磬声落在松树的枝梢上,带来一片宁静。这种寥寥数语中的宁静,通过声音的落在松树上,给人一种静谧的画面感。

整首诗以简短的形式表达了僧人在寺庙中的清贫生活和内心的寂静追求。通过对环境和声音的描写,展示了寺庙的僻静和僧人的虔诚修行,以及他们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内省的意境,使读者在寥寥数语中感受到寺庙的宁静和僧人的精神境界。

  • 《夜出西溪》

    东府忧春尽,西溪许日曛。月澄新涨水,星见欲销云。柳好休伤别,松高莫出群。军书虽倚马,犹未当能文。

  • 《剪春罗》

    随时宫女逐流波,尚有精魂在处多。待到百花零落尽,从头子细剪春罗。

  • 《寺中闻射因成》

    殿宇时闻燕雀喧,虚庭尽日少人行。孤吟独坐情何限,时喜风传中鹄声。

  • 《益州夫子庙碑》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是以朱阳

  • 《洞霄观水》

    峡口苍苍放水时,乾风吹落面前诗。可怜无地鹧秋色,流出千山也自奇。

  • 《君锡以新诗相示因成四十字答之》

    君诗三十首,一一敌琅玕。语近终非俗,情闲不似官。姑山蟠郡碧,旴水蘸天寒。景物将才思,相期李杜坛。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