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昼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放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舟夜》是明代王守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舟夜
随处看山一叶舟,
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
昼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
旌旗初放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
容易开帆不易收。
译文:
在任何地方,我随处乘坐小舟观赏着群山,
夜深了,霜和月光也增添了我的愁思。
此时此刻,我在何处漂泊呢?
昼角之声在午夜时分响起,戍楼亮起。
甲马依然驻扎在淮海北岸,
旌旗初次飘扬在楚江的岸头。
汹涛奔涌,顺风势而行,
扬帆容易,却难以收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乘船游览山水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愁思和无定的漂泊感。诗词的开篇即以"随处看山一叶舟",展现了诗人漂泊的身影与壮丽的山水景色相融合。夜深之时,诗人感受到了孤独和愁苦,霜和月亮的存在进一步加深了他内心的忧愁。
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不禁思考自己的归属和目的地。他问道:"翠华此际游何地",暗示了他的身份和目标的不确定性。接着,诗人描述了昼夜戍楼的景象,昼角的声音在深夜中响起,戍楼灯光亮起。这揭示了边塞的军事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甲马在淮海北岸的驻扎和楚江岸头旌旗的飘扬,展现了战争的氛围和军队的动荡。洪涛滚滚,乘风势而行,寓意着诗人在动荡的世事中顺势前行。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开启一段旅程容易,但要收拢帆船却十分困难,这暗喻着诗人在流浪和漂泊中很难找到安定和归宿。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意境交融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的迷茫和无常感,同时也抒发了对归属和安宁的渴望。这种对内心矛盾和追求的表达,使《舟夜》成为一首具有哲思和情感共鸣的诗词作品。
何处行商因问路,歇肩听说田家苦。今年麦熟胜去年,贱价还人如粪土。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许我曾为五日期,待得秋成敢忘报。阴阳水旱由天工,忧雨忧风愁杀侬。农商苦乐元不同,淮南不熟贩江东。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李君禅味诗情里,解作黄金不润身。目断白衣檐酒阒,何妨聊破一垆春。
双林示灭诳何人,无际真空净法身。活向春风裹埋了,万年千载不成尘。
羽檄中原满,萍流四海间。少时过桂岭,壮岁出榆关。奇祸心如折,羁愁鬓已斑。楚累千万亿,知有几人还。
病鹤尚能孤唳,冻萤相守残编。世间有豁达老,天上无愚戆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