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云起西北,中原暗黄尘。
岂无匡时算,无路不得陈。
书生亦过计,夜夜占天文。
匣剑似识时,中宵哑然鸣。
我亦发悲歌,沾衣涕从横。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崑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歷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爲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爲底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五卷。
《秋日杂兴》是宋代敖陶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阵云起西北,
中原暗黄尘。
岂无匡时算,
无路不得陈。
书生亦过计,
夜夜占天文。
匣剑似识时,
中宵哑然鸣。
我亦发悲歌,
沾衣涕从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西北方阵云翻滚,中原地区黄尘飞扬。作者认为,这不是没有人能预测的事情。即使是普通的书生也要不断地占卜天文,以求得出正确的预测。诗人拿出匣中的剑,仿佛它也能预测时局的变化,深夜时分,剑会发出哑然的鸣响。最后,诗人自己也感到悲伤,唱出悲歌,泪水满衣。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作者认为,预测时局的变化并不是天文学家或智者的专利,即使是普通的书生也可以通过占卜来得出正确的预测。这种看法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普及教育程度和文化氛围。此外,作者还使用了“匣剑似识时”这一比喻,将剑与时局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局变幻的理解和认识。最后,诗人自己也感到悲伤,唱出悲歌,象征着对时局的忧虑和无奈。整首诗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是一首具有时代特色和深刻内涵的佳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