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东园池上书所见五首》

春馀池圃似郊村,吏散斜晖半府门。
燕雀不知争底事,啁啾言语到黄昏。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是宋代作家宋庠创作的《东园池上书所见五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尚未结束,池塘和花园宛如乡村郊野,官员们散场后,斜晖洒在半开的府门上。燕雀们并不了解争夺地盘的事情,它们的啁啾声直到黄昏才停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诗人来到东园的池塘边,看到池塘和花园的景色就像一个乡村郊野一样宁静、自然。在官员们结束工作后,夕阳斜照在半开的府门上,映衬着安静的氛围。与此同时,燕雀们在黄昏时分仍然在啁啾,它们并不了解人们之间争夺地盘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将官员们离开后的宁静场景与燕雀们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鸟类的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喧嚣并存的感觉。池塘和花园的景色展现了自然的美,而燕雀们的啁啾则象征着世俗的纷扰。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宁静与人事纷扰的思考。

此外,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日景色的美好。通过描绘斜晖洒在半开的府门上,诗人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最后,诗人选择了黄昏时分,这是一天中过渡的时刻,暗示了人事的离散和喧嚣的结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宁静与纷扰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自恩平还题嵩台宋隆馆二绝》

    松菊壶山手自栽,二年羁宦客嵩台。无端却被东风误,又作恩平一梦回。

  • 《瑞鹤仙 细君寿日》

    萧然林下秀。笑檐外、梅花似人清瘦。东风在垂柳。算几时吹散,眉间春皱。兴来搔首。问今朝、何处有酒。怕一场醉後,渔歌樵唱,大家拍手。知否。眼前活计,无辱无荣,天长地久。不须肘後。望悬他、金印如斗。待一朝随我,骑鲸去後,共寻天上王母。把碧桃花底流霞,为君添寿

  • 《送王侍御赴宣城》

    朝回离九陌,岛外赏残春。经宿留闲客,看云作主人。时清难议隐,位重亦甘贫。岩洞真仙境,应休别卧邻。

  • 《玉团儿(双调)》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肉。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 《劝陆三饮酒》

    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扰扰钟陵市,无穷不醉人。

  • 《和戴石屏》

    赤地我居苦,寸心天我知。元元争救死,凛凛强夫危。备具先三日,忧端彼一时。倏然返生意,人力岂能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