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湖西杂感诗》

尼父立言敦礼乐,能仁垂训励慈悲。
堪嗟世路营营者,狡佞贪残都不知。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湖西杂感诗》是宋代释智圆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尼父立言敦礼乐,
能仁垂训励慈悲。
堪嗟世路营营者,
狡佞贪残都不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叹和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尼父,指的是僧侣的父亲,他坚持言说要弘扬礼乐之道,以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鼓励他们拥有慈悲之心。这体现了尼父的高尚品德和对道德教育的重视。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叹息。他说世路上的人们纷纷忙碌,却对尼父的教诲漠不关心,对于善恶的区分并不了解。他们中有些人狡猾奸诈,有些人贪婪残暴,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和错误。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追求仁爱和慈悲的呼唤。它呈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对社会风气的冷漠和堕落感到遗憾。它提醒人们要重视道德教育,培养慈悲之心,以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和善良的社会。

  • 《杏花天》

    老来驹隙駸駸度。筭只合、狂歌醉舞。金杯到手君休诉。看著春光又暮。谁为倩、柳条系住。且莫遣、城笳催去。残红转眼无寻处。尽属蜂房燕户。

  • 《送宋伯潜宰高安》

    秋风日来谂,役车何时休。有鸣丘中琴,玉瓒怀黄流。此腰不可折,此笏未忍抽。亦入雁鹜行,而为稻粱谋。四海杨诚斋,吾道得自由。悠哉思万端,哿矣试一筹。风诗讫於豳,易象重以周。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七燕山》

    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却顾沙漠平,南来独飞雁。居民异风气,自古习耕战。上论召公奭,礼乐比姬旦。次称望诸君,术略亚狐管。子丹号无策,亦数游侠冠。割弃何人斯,腥臊久不澣。哀哉汉唐余,左衽今已半。玉帛非足云,子女

  • 《鹊桥仙(五月四日仲远浴儿)》

    去年七夕,今年五日,两见浴儿高会。乃翁种德已多年,看衮衮、公侯未艾。封胡羯末,综维缜绛,堪羡金鱼垂袋。丹砂白蜜不须涂,把续命、彩丝与带。

  • 《春日苦雨》

    桃花开时苦多雨,花似啼妆悄无语。桃花谢时雨更多,奈此轻红委地何。明年花似今年好,明年人胜今年老。是谁留得长少年,对此不须空懊慷。双飞燕子营新巢,舍后舍前穠绿交。长须但为酿曲米,春色尚余红药梢。

  • 《中秋陪张龙图晏射堂初夕阴酒行顿解喜而成咏》

    飞盖共徘徊,西园高宴开。秋云惜明月,留待庾公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