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吟秋户,凉风起暮山。
衰年逢世乱,故国几时还。
盗贼侵南甸,军书下北关。
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镮。
《旅夜闻寇》是清代方维仪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蟋蟀吟秋户,
凉风起暮山。
衰年逢世乱,
故国几时还。
盗贼侵南甸,
军书下北关。
生民涂炭尽,
积血染刀镮。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旅途中的夜晚,作者借助蟋蟀吟唱、凉风吹拂等景物,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思考和忧虑。诗中涉及到盗贼侵犯南甸、军队在北关防守的情景,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痛苦。
赏析:
1. 意象描绘:诗中通过蟋蟀吟唱、凉风起、暮山等景物描绘,营造出夜晚的静谧和凉爽的氛围,与社会动荡形成鲜明的对比。
2. 表达情感:诗人运用衰年、世乱、故国等词语表达了对时世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国家的思念之情。
3. 社会关怀:诗中提到盗贼侵犯南甸、军队在北关防守、生民涂炭等情景,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同情。
4. 悲愤之情:最后两句“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镮”,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人民的痛苦和血腥的战争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战乱所引发的悲愤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忧虑之情,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和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故国安宁和人民幸福的期望。同时,诗中所蕴含的社会关怀和悲愤之情也使其成为一首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日日闲车马,谁来访此身。一门兼鹤静,四院与僧邻。雨室墙穿溜,风窗笔染尘。空馀气长在,天子用平人。故国有如梦,省来长远游。清晨起闲院,疏雨似深秋。宿寝书棱叠,行吟杖迹稠。天晴岂能出,春暖未更裘。
欲觅龙潭何处是,青山影里见浮图。红蕖映日真花藏,碧水涵天莹玉壶。已放源流通北海,未饶风物说西湖。待中庵外多闲地,容我他年卜筑无。
之子违离久,前宵梦见之。秋蛇开侧理,晓鹊啅疎篱。歆秀何时改,郊痒更问为。有言今赘矣,暗里自应知。
推起篷窗抱月眠,三三两两柳边船。不须听说文王事,孤负渔竿八十年。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于人。世俗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间身。
潘岳一篇秋兴,李成八幅寒林。舍北偶然倚杖,尽见古人用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