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之愚竟不移,经年兀兀槿花篱。
拙於生事可无粥,工乃穷人赖有诗。
只恁麽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鬓成丝。
寒欺雪屋青灯夜,六十犹痴始是痴。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春日杂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胡仲弓。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日杂兴
天与之愚竟不移,
经年兀兀槿花篱。
拙於生事可无粥,
工乃穷人赖有诗。
只恁麽休身是客,
知何以故鬓成丝。
寒欺雪屋青灯夜,
六十犹痴始是痴。
中文译文:
春天到了,愚昧的人们却毫不改变,
多年来一直在槿花篱下默默无闻。
我不擅长处理琐事,甚至没有粥可吃,
但我却以写诗为生,成为贫穷人们的依赖。
我只是一个无名之辈,过着游离的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头发已经花白如丝。
寒冷的夜晚,雪覆盖着房屋,青灯闪烁,
即使已经六十岁,我仍然迷茫,始终迷茫。
诗意和赏析:
《春日杂兴》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胡仲弓对自己生活现状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天与之愚竟不移",描述了人们的愚昧和执着,尽管时间流转,但他们的愚昧仍然没有改变。"经年兀兀槿花篱"表达了作者长期以来默默无闻的处境,以及他在这个世界上如同槿花篱一样默默存在。
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琐事和物质生活的无足轻重,他不擅长处理琐碎的事务,甚至没有粥可吃,但他却用诗歌来表达自己,成为了贫穷人们的精神寄托。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精神内涵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形容自己是一个无名之辈,过着游离的生活,没有明确的身份和归属感。他对自己的头发花白如丝感到困惑和疑惑,不知道自己的岁月为何如此匆匆。
最后两句"寒欺雪屋青灯夜,六十犹痴始是痴"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寒冷的冬夜,雪覆盖着屋顶,青灯映照下,作者感到孤独和无助。即使已经六十岁,他仍然感到迷茫和困惑,认为自己始终是一个愚昧的人。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和困惑。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琐事与物质的淡漠,以及对诗歌和精神追求的坚持。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传达了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它以深沉而含蓄的方式,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感和对诗歌的热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