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三益友,再拜十年兄。
一别长南北,相逢遂死生。
泪流添渭水,心折注江城。
闻讣悲尤剧,书成仆未行。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哭王仲密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强至
群居三益友,再拜十年兄。
一别长南北,相逢遂死生。
泪流添渭水,心折注江城。
闻讣悲尤剧,书成仆未行。
中文译文:
共同生活,结交了三位益友,再拜了十年的兄弟。
长时间的分离,终于相逢于生死之间。
泪水流淌入渭水,心情沮丧到注入江城。
听到仆人去世的噩耗,悲伤更加深重,书信还没寄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强至写的,题目为《哭王仲密四首》。诗人抒发了对亲友离别和丧亲之痛的感受。
第一句描述了诗人与三位益友共同生活的情景,他们彼此相助,共同度过了十年的时光,关系非常亲密。
第二句表达了长时间的分离之后,诗人与兄弟终于再次相逢,但这次相逢却是在生死之间,可能是指在丧葬仪式上。这种相逢既是喜悦的,又带着悲伤和沉重。
第三句以泪水和心情抒发了诗人的悲伤之情。泪水流淌入渭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深。心情沮丧到注入江城,表达了诗人的伤心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听到仆人去世的消息,悲伤加深,写下了挽诗,但这些挽诗却未能及时送出,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遗憾。
整首诗词通过对离别和丧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悲痛和无奈之情,以及对逝去亲友的思念和悼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生死的无常,使人产生共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