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柏不受雪,零乱苍烟根。
尚余粲粲珠,点缀枝叶繁。
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
对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
莓苔傥可食,嚥雪待朝暾。
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臯羽,自号晞髪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谘事参军。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着有《晞髪集》、《西臺恸哭记》、《天地间集》等。事见《晞髪集》附录方凤《谢君臯羽行状》、吴谦《谢君臯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髪遗集》(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效孟郊体》
朝代:宋代
作者:谢翱
弱柏不受雪,
零乱苍烟根。
尚余粲粲珠,
点缀枝叶繁。
小榻如僧床,
下有莓苔痕。
对此莓苔痕,
三年不敢言。
莓苔傥可食,
嚥雪待朝暾。
岂无柏树子,
不食种在盆。
中文译文:
柔弱的柏树不受雪的侵袭,
根部散乱在苍烟中。
依然留着明亮的绿色珠子,
点缀在茂盛的枝叶间。
小榻子像一张僧人的床,
下面留有莓苔的痕迹。
对于这莓苔的痕迹,
三年来我不敢言说。
莓苔虽然可以食用,
我却选择吞咽雪等待早晨的阳光。
为何没有柏树的后代,
不在盆中种植柏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谢翱所作,模仿了唐代诗人孟郊的风格。诗人以柏树为主题,描绘了柏树在严寒的冬天中依然保持着绿色的景象。柏树被雪覆盖,根部散乱在苍烟中,但仍然闪烁着绿色的珠子,为茂盛的枝叶增添了点缀。
接下来,诗人以一种自省的语气,描述了自己小榻下的莓苔痕迹。莓苔痕迹可能指人长期不动,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象征着某种遗憾或沉思。诗人对这莓苔痕迹深感敬畏,三年来不敢言说,显示出一种内心的压抑和沉思。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莓苔的思考和选择。莓苔傥可食,但诗人却选择嚥雪,等待朝阳的照耀。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追求高尚的心灵境界,不满足于表面的物质享受,而是更愿意等待光明和温暖的到来。
最后两句提到了柏树子不种在盆中的问题,可能暗示了对于柏树后代的缺失和思考。盆中种植柏树可能指的是人们人为地培养和保护柏树后代的行为,而诗人认为柏树应该依靠自然的力量繁衍生息,不应该人为地干预。
整首诗以柏树为象征,通过描绘柏树的形象和莓苔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感悟。诗中融入了孟郊的风格和意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梅开壍边勿渠陋,倚竹长年固成瘦。风期唤得高人就,几度行看仍落齅。是花佳处绝难摹,思虽宛转终不如。我诗有愧渭南赵,君句自续东湖徐。
日月高奔,金波满泛,七返九还延祚。真精应物,大道潜身,恍惚妙通玄路。直待阳生,造化神丹,龙虎紫霄天府。这瑶函、宝篆天机,须仗至人开悟。长生道、固蒂深根,仙家活计,烹炼汞铅为务。炉辉五彩,鼎耀三光,识取本来宗祖。明月楼前,睹个金蝉,飞舞翠峰明宇。把凌云一志,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渴令平生病,年来病更多。腰仍难老折,肠亦旧无他。知已眠三迳,逢秋欲七歌。勋名邮传尔,唯日饮无何。
[姑洗羽一奏]温然仁矣,熙然春矣。龙驾帝服,穆将临矣。我酒清矣,我肴洱矣。我乐备矣,我神顾矣。
千年石虎产麒麟,一角通身五彩明。金锁玉关浑掣断,毗卢界内鼓烟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