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幹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包拯(九九九~一○六二),字希仁,合肥(今属安徽)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歷知建昌、天长县,徙知端州,迁殿中丞。庆历三年(一○四三),拜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四五)。出爲京东转运使。七年,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陕西转运使(同上书卷一六○)。皇祐四年(一○五二),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七二)。嘉祐元年(一○五六),爲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同上书卷一八四)。三年,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同上书卷一八七)。四年,爲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同上书卷一八九)。六年,迁给事中,寻拜枢密副使(同上书卷一九三)。七年卒,年六十四。謚孝肃。有奏议十五卷,今存《包孝肃奏议》十卷。《宋史》卷三一六有传。
《书端州郡斋壁》是宋代包拯的诗作,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治国思想和为官的态度。诗中包拯强调了清心为官、坚守正道的重要性,将清廉正直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同时也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他认为只有积极努力,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像坚实的木梁和锋利的利剑一样,不会被动摇和曲解。包拯用仓库充盈而老鼠和麻雀自然喜悦的比喻,与田野草木枯竭后兔子和狐狸的忧虑相对应,强调了善政和恶政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最后,包拯提到历史教训的重要性,不要给后来者带来羞耻,暗示了他对于官员应思虑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警示。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表达了包拯作为一位官员的理念和追求。他强调了廉洁和正直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治理国家和个人成就的基础。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如秀干终成栋和精钢不作钩,使诗意更加形象生动。同时,通过对善政和恶政对人民生活的对比,包拯呼吁官员要时刻关注民生,以及历史教训的重要性,不要重蹈覆辙。整首诗词言简意赅,诗意深远,展现了包拯的为政之道和为官之志,具有启迪和警示作用,使人们对清廉正直的价值观有更深的思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