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露端倪,宇宙几奇怪。
万化俱万章,一视靡有界。
即此分真文,於外本无待。
所原学如何,岂不信兹在。
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进士,调金谿簿。歷光泽簿,建宁府学教授,沿江制置司干官,通判台州、临安府,知台州,提点福建刑狱兼知建宁府,广东转运判官,提点浙西刑狱,知隆兴府兼江西转运使,湖南转运使。理宗景定初,拜大理卿,迁中书舍人。四年(一二六三),出知平江府兼发运使。度宗即位,召爲刑部尚书。咸淳二年(一二六六)进签书枢密院事。三年致仕。四年卒,年八十七。有《敝帚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敝帚稿略》八卷。事见《桐江集》卷三《读包宏斋敝帚集跋》,《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包恢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
《和陈七峰七诗韵》是宋代包恢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乾坤露端倪,宇宙几奇怪。
The signs of the universe are beginning to appear, how strange it is.
万化俱万章,一视靡有界。
Countless changes have countless manifestations, without any boundaries in sight.
即此分真文,於外本无待。
This is the true essence of literature, which does not depend on external factors.
所原学如何,岂不信兹在。
How can you doubt the origin of learning when it is clearly present?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宇宙的奇妙和真实存在的本质。包恢通过描述乾坤(指天地)露出端倪,表达了宇宙的形成和发展之不可思议。他指出宇宙的变化是如此广泛多样,没有任何界限可以限制它。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文学艺术不依赖于外在的因素,而是内在的真实表达。最后,包恢质问读者,既然真实的存在如此明显,我们为什么要怀疑学问的源头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宇宙和学问的思考,表达了包恢对真实和存在的思索。他以乾坤露出端倪来象征宇宙的奥秘,强调了宇宙的无限性和多样性。诗人通过这种描述,呼吁读者要超越表面的现象,探寻事物背后的真实本质。
诗中提到的"万化俱万章"表明宇宙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一视靡有界"则强调了宇宙的广阔和无限。这种宇宙观的表达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包恢通过质问读者的方式,点明了真实存在的不容怀疑。他暗示学问的真谛应该来自于对真实的感知和体验,而不是被外在因素所左右。他希望读者能够相信自己的感知和直觉,追求真理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宇宙和学问的思考,探索了真实存在和智慧的本质。它饱含着哲学的意味,引发读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宇宙奥秘和学问真谛的追求。
施心超刹宝,晴空日杲杲。幽独迥无私,至今漫百草。
一气潜回万物春,星躔降昂岳生申。钓台今古风流在,梅岭东西雨露均。再拥朱轓专节制,久虚清禁待经纶。衮衣莫讶公归晚,要使遐荒识凤麟。
昨夜一场风雨。催促牡丹归去。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真疑洛浦。云水算、杳无重数。独倚阑干凝伫。香片乱沾尘土。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绿丛无语。空留得、宝刀翦处。
楚天来驾春相送。半醉侧、花冠重。瑶台清宴,群仙戏手,剪出彩衣犹动。谁拂瑶琴巧弄。舞丹山、三千雏凤。艳冶轻盈放纵。倚东风、从来遍宠。桃花溪上,相思未断,愁掩五云真洞。算曾揖、飞鸾双控。等间入、襄王春梦。
流沙连竺国,大碛间和宁。云合阴山黑,天垂瀚海青。穹庐骈□□,葩盖建和铃。多少花门子,相逢过北庭。
风已清,月朗琴复鸣。掩抑非千态,殷勤是一声。歌宛转,宛转和且长。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日已暮,长檐鸟声度。此时望君君不来,此时思君君不顾。歌宛转,宛转那能异栖宿。愿为形与影,出入恒相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