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如拳大,灵关爽口清。
甘香朱密冷,脆破玉霜鸣。
工苑司官属,交枝播颂声。
谁知洛阳树,海内佔先名。
丁谓(九六六~一○三七),字谓之,后更字公言,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爲饶州通判。真宗咸平初除三司户部判官,权三司使。大中祥符初因阿谀真宗封禅,拜三司使。五年(一○一二),进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后出知昇州。天禧三年(一○一九)以吏部尚书復参知政事。四年,爲枢密使,迁平章事(《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九六)。干兴元年(一○二二)封晋国公。仁宗即位,爲山陵使,获罪贬崖州司户参军。明道中以秘书监致仕。景祐四年卒(同上书卷一二○),年七十二。有《丁谓集》八卷、《虎丘集》五十卷、《刀笔集》二卷、《青衿集》三卷、《知命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东都事略》卷四九、《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丁谓诗,今从《西崑酬唱集》(《四部丛刊》本)、影印《诗渊》等书录得一百二十五首,编爲二卷。
《梨》
真定如拳大,
灵关爽口清。
甘香朱密冷,
脆破玉霜鸣。
工苑司官属,
交枝播颂声。
谁知洛阳树,
海内佔先名。
中文译文:
真定的梨果饱满饥饿,
吃起来清爽宜人。
甘甜香气沁入心脾,
脆弱的果肉碎裂时如玉霜鸣动。
在宫廷和官吏中被广泛赞美,
传颂着它的美名。
谁能想到这洛阳的果树,
在整个海内都享有盛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丁谓所作,以描写梨为主题。诗中描绘了真定产的梨子,以及它们的口感和香气。梨子被描述为饱满、清爽、甘香,给人一种美味可口的感觉。作者通过形容梨子的特点,展示了它们的独特之处,使读者对梨子产生了兴趣和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了工苑司官属和洛阳的果树。工苑司是宋代宫廷中负责果树栽培的机构,这里表示梨子受到宫廷官吏的喜爱和赞美。而洛阳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也以种植优质的果树而闻名,这里表示梨子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梨子的特点和美味,同时通过提到宫廷和洛阳的背景,突显了梨子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梨子的赞美和喜爱,又展示了梨子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
翠壁丹厓淡夕曛,往来麋鹿自成群。仙家住在空青外,只隔桃花一片云。
闻道居家近橘坡,青黄遥想问疏篱。可能乞我数包否,仍寄韦郎七字诗。
郭外足幽胜,潮入涨溪流。舫斋小小一叶,老子日遨游。管领白苹红蓼,披戴绿蓑青箬,直钓任沈浮。玉缕饱鲈鲙,雪阵狎沙鸥。个中眠,个中坐,个中讴。个中收拾诗料,觞客个中留。休羡乘槎博望,且听洞箫赤壁,乐处是瀛洲。日月汤双桨,天地一虚舟。
记言闻直史,筑室面层阿。岂不承明入,终云幽意多。沉冥高士致,休浣故人过。前岭游氛灭,中林芳气和。兹辰阻佳趣,望美独如何。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冉冉归云不自闲,纷纷暮霭已依山。时光尽入髭须里,行色元非草树间。旧腊新正能几许,粗衣粝饭试诸难。吾生所恨长飘泊,又宿汀州白鹭湾。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