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
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
惜无陶谢手,尽力破忧端。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忧愁的感受。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沙岸残春雨,
茅檐古镇官。
一时花带泪,
万里客凭栏。
日晚蔷薇重,
楼高燕子寒。
惜无陶谢手,
尽力破忧端。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雨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展开。首句“沙岸残春雨”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河岸上绵绵细雨,暗示着季节的转变和离别的情感。接着,“茅檐古镇官”描述了一座古老的小镇,雨水从茅檐滴落,突出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积淀。
接下来的两句“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离别的情感。雨中的花朵仿佛带着泪水,而作者身处万里之外,凭倚在栏杆上,思念着远方的人或事物。
后两句“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通过描写景物来增强离别的情感。夜晚的蔷薇花盛开得更加浓郁,楼高的燕子在寒冷的天空飞翔,暗示着孤寂和离散之感。
最后两句“惜无陶谢手,尽力破忧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忧愁的感受。作者感叹自己没有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才能,无法通过文字来宣泄内心的痛苦,只能尽力化解忧愁。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天的景象和运用意象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忧伤之情。同时,诗中古朴的语言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特点。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湘屏展翠叠。恨入宫沟流怨叶。釭冷金花暗结。又雁影带霜,蛩音凄月。珠宽腕雪。叹锦笺、芳字盈箧。人何在,玉箫旧约,忍对素娥说。愁切。夜砧幽咽。任帐底、沈烟渐灭。红兰谁采赠别。洛汜分绡,汉浦遗玦。舞鸾光半缺。最怕听、离弦乍阕。凭阑久,一庭香露,桂影弄栖蝶。
底处烟林飞伯劳,春生诗思剩摇毫。归来准拟扶头醉,日射花梢三丈高。
穷巷无人车辙稀,寻巢燕子故飞飞。似嫌茅屋太低小,庆厦千间欣有归。
脱略嚣尘处,清游兴已先。人行九锁路,洞引十洲仙。云势生山石,雷声发涧泉。长吟动尊俎,林影月娟娟。
去年逢表春,朱颜映桃李。今年逢青春,白发压双耳。人生七十年,疾若东流水。不了本来心,生死何由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