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尽鸡豚唤劚畲,由来递互作生涯。
莫言火种无多利,禾明年似乱麻。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畲田词》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农田劳作的艰辛和农民生活的辛酸,表达了对农田劳作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杀尽鸡豚唤劚畲,
由来递互作生涯。
莫言火种无多利,
禾明年似乱麻。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杀鸡宰猪、呼唤劚畲(古代一种用于翻耕的农具)等农田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诗人呼吁人们不要轻视火种(指农田劳作所需的一切物资),因为它对于农田生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最后一句表达了禾苗茂盛的一年看似纷乱无章,需要农民们精心管理。
赏析:
《畲田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村劳作场景,展现了农民的艰辛生活。诗中的"杀尽鸡豚"和"唤劚畲"揭示了农民们劳作的辛苦和付出的努力。这些场景对比鲜明,突显了农田劳作的辛劳和不易。
诗中的"由来递互作生涯"传递出一种农田劳作代代相传的意味,也反映了农民们世世代代的耕作生活。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呼应了农民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对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
接着,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火种的重要性。火种象征着农田劳作所需的一切物资,包括种子、农具等。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轻视这些物资的价值,因为它们对于农田生产的成败至关重要。
最后一句"禾明年似乱麻"表达了禾苗茂盛的一年看似纷乱无序,需要农民们精心管理。这句诗意味深长,揭示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农民们需要细心照料作物,使其茁壮成长。这也可以引申为社会生活的管理和秩序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王禹偁的《畲田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农田劳作的艰辛和农民们的生活状态。诗词中蕴含着对农田劳动的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思,传递出一种对农民劳作的敬意和对农业生产的思考。同时,诗中隐含的比喻和象征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层次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反思。
别后空相忆,无书直至今。频年千里客,多事半生心。卯酒欺人醉,春诗带病吟。倚栏政无绪,一鸟过花阴。
天清漏长霜泊泊,兰绿收荣桂膏涸。高楼云鬟弄婵娟,古瑟暗断秋风弦。玉关遥隔万里道,金刀不翦双泪泉。香囊火死香气少,向帷合眼何时晓。城乌作营啼野月,秦川少妇生离别。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
东邻有处子,文采何翩翩。高情薄世俗,入海求神仙。归来夸邻里,朱楼列绮筵。今日横波目,昔时流泪泉。
脱履坐明窗,偶至晴更适。池上风忽来,斜雨满高壁。深松含岁暮,幽鸟立昼寂。世故方未阑,焚香破今夕。
御风起帆如彍矢,不能万里犹千里。中流浪头屋高起,误入浅洲舟阁底。愚公不量欲移山,篙人伎穷客长叹。世言卒好好步难,何好一棹夷犹间。
昨遣长须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今朝一雨添新涨,便合翻泥种藕花。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