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四时田园杂兴》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作者介绍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旬蚕忌闭门中,
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
采桑时节暂相逢。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田园生活场景,主要以蚕的生长和采桑为主题。诗人表达了蚕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外界环境的敏感,并通过描述邻居没有来到自家蚕室的情景,强调了自家蚕室的安静与独特。诗人还传递了在晴朗的早晨,微风和露水的作用下,蚕室中的相逢短暂而珍贵的情感。

赏析:
范成大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一幕。通过蚕和采桑的描写,表达了农民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个小小的田园世界里,蚕室的闭合象征着安宁与守护,邻曲无人踪迹的描写则强调了自家蚕室的独特与封闭。然而,晓晴、风露的描绘又给予了这个环境温暖和活力,使得蚕室中的相逢显得更加珍贵和美好。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了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田园中的景物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此外,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适当的留白,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