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杖溪边。
倚杖峰前。
望琼林、玉树森然。
谁家残雪,何处孤烟。
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
别般天地,新样山川。
唤家僮、访鹤寻猿。
山深寺远,云冷钟残。
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行香子(雪后闲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汪莘。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策杖溪边。
倚杖峰前。
望琼林、玉树森然。
谁家残雪,何处孤烟。
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
别般天地,新样山川。
唤家僮、访鹤寻猿。
山深寺远,云冷钟残。
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雪后闲庭信步的景象。作者手持拐杖,来到溪边,靠着拐杖倚在山峰前,眺望着美丽的琼林,茂密的玉树。不知是哪家的残雪、哪个地方的孤烟,使得山水之间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眼前有一座小桥、一间茅屋和一艘渔船,使这片天地与以往大不相同,呈现出新的山川景色。作者唤醒家中的仆人,访问仙鹤和寻找猿猴。山深处的寺庙遥远,云雾笼罩着敲钟声渐渐消散。作者喜欢竹林中的灯火、梅花间的屋舍和石头旁的泉水。
赏析:
这首诗词以雪后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现了冬雪消融后的宁静和清幽,给人以宁神静气之感。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残雪与孤烟相对照,突出了景色的孤寂和凄凉之美。同时,通过描述桥、茅店和渔船,以及山深寺庙和云雾散去的钟声,表现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出现,给人以希望和喜悦之情。最后,作者喜欢竹林中的灯光、梅花间的房屋和石头旁的泉水,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这种对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的观察和描绘,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西风吹步上云衢,万竹深围一草庐。分付儿童勿轻剪,蜀溪风月正关渠。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祷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处有神湫。只消一念精诚格,立使风雷布九州。
灵鉴匪远,诚心肃祗。是孙是享,俎实孔时。礼行乐奏,肸乡是期。云车风马,神其燕娭。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净明斋宿近初庚,西蜀东吴一世英。行径九盘山荦确,流泉百折玉琮琤。频飞兕斝颜俱渥,细听犀谈座为倾。觞咏直多幽兴足,未应不饮似公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