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扬州早雁》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作者介绍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作品评述

《扬州早雁》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上三千雁,
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
偏照断根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扬州江上飞过的雁群,以及它们每年都会经过的故宫。诗人感叹江上的月光,它虽然美丽,却只能照亮断根的蓬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象,通过对雁群和月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命运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首句"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以简洁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雁群在江上飞翔的场景,传递了时间的流转和迁徙的意象。雁群年复一年地经过故宫,象征着岁月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

接着,诗人写道"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江上月光的感叹和怜惜之情。月光虽然美丽,但它只能照亮断根的蓬草,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变幻。月光的倾斜和蓬草的断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时间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无情。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命运变迁的思考。江上的雁群和月光成为了寓意,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邃感慨。这首诗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之一,即以简约的笔触表达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因忆南园旧游》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缘识》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 《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 《游西湖次毛玉田韵》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花间不辗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忘情鸥鹭间於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