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卜算子慢》

凭高望远,云断路迷,山簇暮寒凄紧。
兰菊如斯,燕子怎知秋尽。
想闺中、锦换新翻晕。
自解佩匆匆散后,鸳鸯到今难问。
只得愁成病。
是悔上瑶台,误留金枕。
不忍相忘,万里再寻音信。
奈飘风、不许蓬莱近。
又一番、冻雨凄凉,送归鸿成阵。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评述

《卜算子慢》是宋代朱敦儒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凭高望远,云断路迷,
站在高处眺望远方,云雾遮挡了道路,迷失了方向,
山簇暮寒凄紧。
山峦叠翠,傍晚的寒意凄远。

兰菊如斯,燕子怎知秋尽。
花草依然盛开,而燕子如何知道秋天即将结束。
想闺中、锦换新翻晕。
想念家中,锦绣翻滚的景象。

自解佩匆匆散后,鸳鸯到今难问。
自从解下玉佩匆忙散开后,如今再也找不到鸳鸯了。
只得愁成病。
只能将愁苦埋在心底。

是悔上瑶台,误留金枕。
后悔登上瑶台,错留下金枕。
不忍相忘,万里再寻音信。
情不忍心相互遗忘,千万里再去寻找音信。

奈飘风、不许蓬莱近。
可惜刮起了飘风,不允许接近蓬莱仙岛。
又一番、冻雨凄凉,送归鸿成阵。
又是一番冷雨凄凉,送别的鸿雁排成一队。

诗意和赏析:
《卜算子慢》表达了作者对离愁别绪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痛苦。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内心状况,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与所爱之人的分离的痛苦。

诗中的凭高望远、云断路迷,以及山簇暮寒凄紧等景象,描绘了作者身处在迷茫和寒冷的环境中,无法找到归途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失。

诗中的兰菊如斯,燕子怎知秋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以及对时间的感叹。尽管花草依然盛开,但燕子并不知道秋天即将结束,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映射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诗中的想闺中、锦换新翻晕,以及自解佩匆匆散后,鸳鸯到今难问,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和所爱之人的思念和失去的遗憾。作者无法忘记家中的美好景象,但却无法再找到曾经相伴的伴侣。

诗中的是悔上瑶台,误留金枕,以及不忍相忘,万里再寻音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后悔和对重新联系的渴望。然而,飘风阻隔了蓬莱仙岛,冻雨凄凉送别的鸿雁成阵,进一步强调了作者与所爱之人的分离和无法相聚的现实情况。

整首诗以朦胧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和迷茫困惑。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感受的描述,诗词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与所爱之人的分离的痛苦。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词具有浓郁的离情别绪和哀愁之感,引发读者对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此外,诗中采用了一些意象的对比,如山簇暮寒凄紧与兰菊如斯、燕子怎知秋尽的对比,以及奈飘风、不许蓬莱近与又一番、冻雨凄凉,送归鸿成阵的对比,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

《卜算子慢》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朱敦儒作为宋代文人的才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读者可以通过细细品味其中的诗意,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因忆南园旧游》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缘识》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 《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 《游西湖次毛玉田韵》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花间不辗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忘情鸥鹭间於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