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来未曾出,此去长别离。
父母亦有家,羞言何以归。
此日年且少,事姑常有仪。
见多自成丑,不待颜色衰。
何人不识宠,所嗟无自非。
将欲告此意,四邻已相疑。
曹邺,字业一作邺之,桂州人。登大中进士第,由天平幕府迁太常博士,歷祠部郎中、洋州刺史。诗二卷。
《弃妇》是唐代诗人曹邺创作的一首短诗,诗意深沉,表达了女子的孤立和无奈之情。
中文译文:
嫁来未曾出,此去长别离。
父母亦有家,羞言何以归。
此日年且少,事姑常有仪。
见多自成丑,不待颜色衰。
何人不识宠,所嗟无自非。
将欲告此意,四邻已相疑。
诗意和赏析:
诗人以一个被遗弃的女子的视角,描绘了她的孤立和无助。诗的第一句“嫁来未曾出”,指女子嫁过来后从未离开过家,被束缚在家庭中,没有自由。第二句“此去长别离”,暗示了女子即将离开家庭,与丈夫分别,承受着长时间的离散之苦。接着,诗人提到女子的父母也有自己的家,她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不知如何回归父母的家庭。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年少女子不能随心所欲的悲哀。女子必须遵从姑母的规矩和礼仪,无法自主生活。随后,诗人指出女子在周围人眼中“见多自成丑”,无论她有何样的美貌,也无法脱离世人的眼光和评判。女子不可避免地会被诸多眼光妖魅,也无法逃脱。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女子想要诉说内心的感受,却遭到周围人的怀疑和不信任。这句诗令人深感惋惜,女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倾诉,或者她内心的声音并没有被世人真正听到。
整首诗传递了被遗弃女子的无奈和心灵困惑,折射出唐代妇女的封建束缚和社会地位的低下。同时,诗中表达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也具有普遍性,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