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挂树藤》

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
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
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
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作者介绍

费冠卿,字子军,池州人,元和登第。母卒,叹曰:“干禄养亲,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召拜右拾遗,不赴。集一卷,今存诗十一首。

作品评述

《挂树藤》是唐代诗人费冠卿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挂树藤
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
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
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
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中文译文:
藤蔓缠绕在树上,
原本孤独难以自立,寄托于高高的树枝。
蔓延出几条长长的枝干,
像是无数朵朵迷蒙的云雾垂挂下来。
向阳助其成为阴凉之处,
在风中摇曳不定,显得脆弱而危险。
有谁说柔弱能够屈服,
坐下来就能见到蜿蜒的巨龙和凶恶的蛟螭。

诗意和赏析:
《挂树藤》描绘了一幅藤蔓缠绕在高树上的景象,通过这个意象,诗人费冠卿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用藤蔓寄托了自己的境遇。他形容藤蔓孤独难以自立,只能依附在高树的枝干上。这可以被视为诗人自身处境的写照,他感受到自己的无助和依赖。这种表达也可能指向唐代社会的体制和人际关系的困境。

其次,诗人通过描绘藤蔓的形态和状态,传达了一种脆弱和危险的感觉。藤蔓蔓延远方,如同无数朵朵云雾垂挂下来,显得柔软而脆弱。在阳光照射下,藤蔓可以提供阴凉之处,但在风中摇摆,却显得不稳定和危险。这种描写可以被视为诗人对自己或者对整个世界的感受,暗示着困境中的不安和挣扎。

最后,诗人以蛟螭出现在藤蔓旁边作为结尾,通过对比藤蔓的柔弱和蛟螭的凶恶,表达了他对坚韧和勇气的赞美。蛟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威武和勇猛。诗人通过这个形象,呼应了开头的问题,质问那些认为柔弱可以屈服的人。他的观点是,柔弱并非束缚,而是潜藏着坚定和不屈的力量。

总的来说,《挂树藤》以藤蔓为象征,通过对自己和世界的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透露出对困境和依赖的痛苦,对坚韧和勇气的渴望,以及对柔弱和不屈的思考。这首诗词既具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有普遍的人生哲理,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 《风急落梅》

    梅花巳是不胜癯,无赖东风特地???。狼籍玉英浑不惜,强留嫣蔕与枯须。

  • 《登高凉山谒墓》

    云气拥松楸,佳城生意幽。扫残黄叶路,奠遍绿新篘。想像音容在,瞻衣涕泗流。东迁祷灵墓,端为护行舟。

  • 《初度》

    行止由来不自如,八年初度寓僧庐。半生閒逸云无定,两鬓萧骚雪尚疎。岂原身荣如卫鹤,只惭技拙类黔驴。今朝六十从头起,数到稀年更有余。

  • 《古梅》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 《句》

    三声鼓角云中见,一簇楼台海上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