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安康道,野竹晓森森。
疏篱隐茅茨,置屋何幽深。
卜邻嗟未办,长梦秋风林。
如何嘉公子,得此萧寺阴。
作轩面苍根,坐卧当幽寻。
夜雨老苔色,微风助哀音。
轩前置绿蚁,轩后陈素琴。
我料之子意,必无朝市心。
宜邀能赋客,为拟效古吟。
折简索我诗,高咏惭南金。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题景温筠居》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游玩过安康的路,野竹在清晨摇曳。疏篱掩映茅茨,房屋安置在何等幽深之处。卜邻悲叹未能实现,长久的梦中有秋风吹过林间。如何才能像嘉公子一样,拥有这座萧寺的阴凉之地。草木的根须在房屋下延伸,坐卧其中仿佛进入了幽深的寻觅。夜雨使得老苔更显古朴,微风伴随着悲哀的音调。在房前放置着绿色的蚂蚁,房后摆放着陈旧的素琴。我猜测你的意愿,必然不是向着繁华市场的心思。宜邀请擅长作赋的客人,共同创作古风的吟咏。请你展示你的诗作,我愿虚心学习,虽然这让南金感到惭愧。
诗意:
《题景温筠居》通过描绘一处幽静的居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以及对清静、淡泊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拥有像嘉公子一样的境地,远离喧嚣,与自然相依相伴。
赏析:
《题景温筠居》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居景象。通过描写野竹、疏篱、茅茨等自然元素,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诗中所提到的萧寺、绿蚁、素琴等形象都寄托着诗人对于闲适、清静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们内心深处追求宁静、远离尘嚣的渴望。整首诗抒发了对于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西风吹步上云衢,万竹深围一草庐。分付儿童勿轻剪,蜀溪风月正关渠。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祷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处有神湫。只消一念精诚格,立使风雷布九州。
灵鉴匪远,诚心肃祗。是孙是享,俎实孔时。礼行乐奏,肸乡是期。云车风马,神其燕娭。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净明斋宿近初庚,西蜀东吴一世英。行径九盘山荦确,流泉百折玉琮琤。频飞兕斝颜俱渥,细听犀谈座为倾。觞咏直多幽兴足,未应不饮似公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