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嘲解十首》

孤士每蒙丞相嗔,人心不泯是非真。
瑾为苦语攻寻蔡,铨出危言忤老秦。
此事古来曾有样,如今天下几无人。
西山夫子深穷理,能以逢干作保身。

作者介绍

王迈(《永乐大典》引作王君实)(一一八四~一二四八),字实之,一作贯之,号臞轩,仙游(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潭州观察推官,改浙西安抚司干官。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爲考试官,因显擿详定官不公被黜。调南外睦宗院教授,时真德秀知福州,力爲之助。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试馆职,次年,爲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九),轮对直言,忤旨,出通判漳州。又因应诏言事,削秩免官。久之,復通判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通判吉州,迁知邵武军。八年卒,年六十五(《后村大全集》卷一五二《臞轩王少卿墓志铭》)。有《臞轩集》二十卷(《续文献通考》),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辑爲十六卷,其中诗五卷。《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王迈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嘲解十首》是宋代作家王迈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孤士每蒙丞相嗔,
人心不泯是非真。
瑾为苦语攻寻蔡,
铨出危言忤老秦。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孤士常常遭受丞相的责备,
人们的心意并未消失,是非之道仍然真切。
(瑾)以辛辣的言辞抨击蔡京,
(铨)出言不逊冒犯了老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和王迈自己的处境。诗中提到了孤士和丞相,反映了社会上权力与势力的斗争。孤士代表了普通人,经常受到丞相(代表权贵)的责备和压迫。然而,诗人认为人们的心意并没有完全被扭曲,对是非依然保持着真实的认知。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瑾和铨,他们是两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瑾代表了批评者,用尖锐的言辞抨击了官员蔡京。而铨则是冒犯了权贵老秦,说出了危险的言辞。这表明在古代和现代一样,批评权贵和揭露真相都是有风险的,但这种勇气和正直的人越来越少见。

最后两句描述了西山夫子(指老师、学者)的深度穷困和他如何以逢迎权贵的方式来保全自己。这反映了当时士人为了避免灭顶之灾,常常不得不迎合权贵的意愿,保全自身的生存。这也暗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嘲解十首》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嘲讽和批评,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真理、正义的追求。它揭示了权力斗争、言论自由和道德观念的问题,并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体自由和人性真实性的渴望。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