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身何必叹儒冠,粗粝须甘苜蓿盘。
瓜地可耕归独负,未应真坐缚微官。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误身何必叹儒冠,
粗粝须甘苜蓿盘。
瓜地可耕归独负,
未应真坐缚微官。
诗意:
为何悲叹被身份束缚,
我愿意甘心接受平凡的生活。
归于自己的瓜地,可以耕种,
不必屈服于微小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凡生活的向往,同时对官职和身份束缚的不满。诗中使用了一些简练的词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首句"误身何必叹儒冠"表达了作者对被儒士身份所限制的不满和疑问。儒冠是古代士人的标志,但作者认为被这种身份束缚是一种错误。他希望能够摆脱这种束缚,追求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粗粝须甘苜蓿盘,瓜地可耕归独负"表达了作者对朴实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他愿意接受平凡的生活,甘心安心地过上简单而充实的日子。瓜地象征着自己的土地,可以自由地耕种和支配,这种自主性和自由度令作者感到满足。
最后一句"未应真坐缚微官"表达了作者对微小官职的厌倦。他认为这种微官的职位束缚了自己的能力和追求,所以他并不愿意接受这种职位的束缚。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凡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身份和官职束缚的不满。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赵蕃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香飞玉屑,光凝粉蝶。不比精神莹彻。春风一树倚东栏,还称道、仙肌胜雪。凭谁与说,容吾捡折。老去情缘未歇。*船一棹百分空,直吃到
惊鸾迸鹭尽归林,弱羽低垂分独沈。带病深山犹草檄,昭陵应识老臣心。
红药香残,绿筠粉嫩。春归何处寻春信。绣鞍初上马啼轻,举头便觉长安近。别酒无情,啼妆有恨。山城向晚斜阳褪。清江极目带寒烟,锦鳞去後凭谁问。
硖路绕河汾,晴光拂曙氛。笳吟中岭树,仗入半峰云。顿觉山原尽,平看邑里分。早行芳草迥,晚憩好风熏。嘉颂推英宰,春游扈圣君。共欣承睿渥,日月照天文。
洞庭波上木叶脱,巫山宅前野花发。子规啼杀不见人,空令千载忆灵均。春兰九畹百亩蕙,自荣自落谁能佩。泽国东山最上头,有客玩芳杜若洲。扁舟夜上人鮓瓮,手掇骚人众芳种。皈来梦到阆风台,灵均花草和露栽。寄言众芳未要开,更待诚斋老子来。
彼无恶道绝闻名,群籁都为念佛声。细溜通渠调锦瑟,微风吹树奏瑶笙。鹤从翡翠帘前下,人在琉璃地上行。往往悠然心不乱,琅琅天乐自来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