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廉上人归天台》

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
弥天曾共习凿齿,人洛因寻陆士龙。
寒烛伴吟经臘雪,雨花开讲过晨钟。
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作品评述

《廉上人归天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在赤城华顶峰旧居住,桂岩芝崦白云纷重。曾经与弥天共同修行,洛阳的人们为了寻找陆士龙而来。寒冷的蜡雪中,烛光伴随着吟诵佛经;雨中的花朵开放,晨钟响彻山谷。一念之间,我的心归于平静,我在寺庙前看到了垂直的松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僧人的归山之旅。这位僧侣曾经在赤城华顶峰居住,与大自然相伴,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云雾。他曾经与弥天修行,探索佛法的奥义。然而,他听说洛阳的人们在寻找陆士龙,决定离开华顶峰,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归途中,他经历了寒冷的蜡雪和细雨中的花朵,体验了佛法的修行和禅悟的境界。最终,他回到本寺,看到了熟悉的景象,垂直的松树象征着他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修行的心路历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归属感。诗中的山水描写生动而富有意境,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重,给人一种宁静与神秘的感觉。诗人曾共同修行的经历和人洛寻龙的情节增添了一丝仙境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佛法和修行的渴望。在归途中,诗人经历了寒冷的蜡雪和雨中的花开,这些自然景观与佛法的修行相互映衬,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坚定。最后,诗人回到本寺,看到了熟悉的景象,偃松象征着内心的归属和平静。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修行的心路历程为线索,通过对景物和情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追求和归属感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 《江上晚过邻坞看花因忆南园旧游》

    去年看花在城郭,今年看花向村落。花开依旧自芳菲,客思居然成寂寞。乱后城南花已空,废园门锁鸟声中。翻怜此地春风在,映水穿篱发几丛。年时游伴俱何处,只有闲蜂随绕树。欲慰春愁无酒家,残香细雨空归去。

  •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缘识》

    大丈夫兮兼文武。君子能仁潜喜怒。强明非是尽周旋,满眼真如不自取。三春花卉正芬芳,发作痴迷我也狂。道德修来长不断,云从龙变解舒张。海浪无涯百川水,厚重高深难比擬。今古犹来世界宽,忻闻为善恶为耻。舟车有利便通津,斟量难事日其新。勿笑我心孜孜化,贵为人主不尊身。

  • 《吕颜野饮醉中寄五绝句次其韵》

    醉倒南山卧白云,满天诗思不胜春。黄鸡白酒真堪乐,谁道蓬蒿有此人。

  • 《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 《游西湖次毛玉田韵》

    触目钱塘昨梦非,行春载酒忆当时。花间不辗香轮入,柳外空鞭骏马飞。落日荒山和靖墓,断云流水子胥祠。忘情鸥鹭间於我,应笑江湖客未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