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

过家乡里敬,将母士夫荣。
得失从人论,行藏独自明。
百年中古眇,一笑万金轻。
廉士吾何敢,新茶可撷英。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是宋代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过家乡里敬,
将母士夫荣。
得失从人论,
行藏独自明。

百年中古眇,
一笑万金轻。
廉士吾何敢,
新茶可撷英。

译文:
通过家乡之地恭敬行走,
将母亲和丈夫的荣誉传承。
得失由他人评判,
行为和品德却完全自明。

百年之间人事变幻莫测,
一笑之间千万财富轻如鸿毛。
廉洁的士人我怎敢自傲,
新茶可采摘出英俊之杰。

诗意: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郑丈的送别之情和对品德的思考。诗中讲述了作者对过往家乡之地的敬重,同时也传递了将母亲和丈夫的荣誉带到新的地方的心愿。作者认为一个人的得失应该由他人来评判,而自己的行为和品德应该是明明白白、完全清晰的。在世事变幻无常的百年间,作者认为财富的价值相对微不足道,一笑之间千万财富也可以轻易消逝。因此,作者强调了廉洁正直的重要性,表示自己不敢自傲。最后,作者提到了新茶,暗示新一代的人才应该被挖掘和培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品德的思考。通过对家乡之地的敬重和对亲人的荣誉的传承,作者展示了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他强调了人的行为和品德应该是自明的,而不是依赖他人的评判。在对得失和财富的思考上,作者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认为财富相对来说并不重要。最后,以新茶的形象,作者暗示了对新一代人才的期望和鼓励。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传递了作者对家庭、品德和人才的思考和关怀,展现出宋代士人的风范与情怀。

  • 《惜秋二首》

    诗到林头落叶时,眼前秋事已无几。何当领取秋容去,收拾诗囊带得归。

  • 《菜地》

    依然山泽一臞儒,幸有先畴与敝庐。闻说醉乡方弄印,不知堪拜小侯无。

  • 《次韵周公谨见寄》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疎。投之孤芳篇,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余。洗髓嗫阆苑,

  • 《和潘豳老汉上属目》

    白云蒙山头,清川山下流。芳洲采香女,薄暮漾归丹。并蒂双荷叶,逢迎一障羞。持情不得语,大妇在高楼。

  • 《林附祖》

    画影图形正捕风,书生薄命入置中。胡儿一似冬烘眼,错认颜标作鲁公。

  • 《井泉》

    山溜碧泓澄,清甘归色味。傥逢张又新,应不落第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