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方干,字雄飞,新定人。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始举进士。谒钱塘太守姚合,合视其貌陋,甚卑之。坐定览卷,乃骇目变容。馆之数日,登山临水,无不与焉。咸通中,一举不得志,遂遯会稽,渔于鑑湖,太守王龟以其亢直,宜在谏署,欲荐之,不果。干自咸通得名,迄文德,江之南无有及者。殁后十余年,宰臣张文蔚奏名儒不第者五人,请赐一官,以慰其魂,干其一也。后进私謚曰玄英先生,门人杨弇与释子居远收得诗三百七十余篇,集十卷。今编诗六卷。
《长城》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写长城的建设和保卫中原的艰辛,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愤慨和对子孙后代的忧虑。
译文如下:
当时无德御乾坤,
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
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
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
冤声夜夜傍城根。
诗中,作者以“长城”为象征,表达了对当时政权的不满。首句指出当时统治者无德,无法维护社稷的安宁。接着,他抱怨长城的建设虽然广大,但却是徒劳的,无法永远存在。他继续写道,人民被强迫为长城的修建和防守作出巨大牺牲,却不知道敌人的刀剑已经起兵侵犯中原。接着,作者提到了自己官职太低,无法保护皇帝的寿陵,更无法保护社稷子孙的安危。最后,他揭露了降虏者依然以他们所犯下的罪行为豪,无辜百姓的冤声夜夜在长城边响起。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权腐败和国家颓唐的不满之情。他以长城为象征,批判了当时政权耗费大量资源修建长城却无法守护中原的荒谬。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对政权的怀疑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担忧。通过描写长城所面临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悲观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虽然短小,但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力强烈。
少纳推耆德,朝端蔼直声。金辉余列火,玉价自连城。正色消群枉,高风耸后生。君王问黄发,犹仅陟台衡。
以物养物,如水沃木。推彼有余,益此不足。惟直与气,如木有根。本既充盛,枝叶自繁。气言其形,直言其理。与生俱生,无彼无此。云何谓直,养此气耶。直果外来,气内出耶。孟氏此言,我知其自。则以告子,以养外计。谓直养气,其差则同。疑其不然,愿启我蒙。
晓色熹微岭上横,望中云物转凄清。林收宿雾初通日,山挟回风尽入城。客路远随残月没,乡心半向早寒生。惊鸦满眼苍烟里,愁绝戍楼横吹声。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梦寐曲江矶,矶头隐墅扉。朝筇惊鹭起,暮履看渔归。志士泣兰芷,高人甘蕨薇。怅予非所事,乐尔谢尘鞿。
浪卷双溪神物化,烟横三岸电光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