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塞下曲》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
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作品评述

《塞下曲》是明代诗人谢榛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暝色弥漫西山,
将军带领猎骑归还。
隔河望见烽火,
骄傲的敌虏夜晚临近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的一幅壮丽景象。夜幕降临时,暮色笼罩着西山,一位将军率领着猎骑归还。从对岸的河上可以看到烽火的燃烧,预示着敌虏的威胁即将临近关口。诗人通过这幅画面传达了边塞地区的军事紧张和将士们的勇敢与坚守。

赏析:
1. 塞下边塞景象:诗中的暝色满西山和将军猎骑归还的描绘,展示了边塞地区特有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这里的西山代表边塞的山脉,而将军带领猎骑回来则显示了军队在边塞的活动。

2. 烽火与夜晚临近关:诗中提到的隔河见烽火和骄虏夜临关,暗示着敌虏的威胁即将到来。烽火是边塞上的警报信号,预示着战事的迫近。而骄傲的敌虏夜晚临近关,表明他们对边塞的侵略态度。这种紧张的氛围和边塞地区的战事永远是分不开的。

3. 壮丽与坚守:整首诗以壮丽的景象来表现边塞地区的军事形势,但同时也透露出将士们的坚守和勇敢。将军带领猎骑归还,显示了他们在这片边塞土地上的巡逻和守护。诗人通过这些形象描绘,赞颂了边塞将士们的英勇和不畏艰险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首《塞下曲》通过描绘边塞地区的景象和展现将士们的英勇精神,表达了对边塞军民的敬意和对边塞地区军事紧张氛围的揭示。它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明代边塞的历史背景和边塞生活的特点。

  • 《缘识》

    秋鏁烟岚日未曦,道情欲话老僧期。旋烹茶竃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鹤唳九霄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真宗象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

  • 《渔村杂诗十首再和前韵》

    巡檐修竹晚风敲,古寺僧归月下桡。童子闭门无一事,只须清坐过中宵。

  • 《送苏处士归西山》

    南游何所为,一箧又空归。守道安清世,无心换白衣。深溪猿共暮,绝顶客来稀。早晚还相见,论诗更及微。

  • 《满庭芳 叹骷髅》

    携筇信步,郊外闲游。路傍忽见骷髅。眼里填泥,口内长出臭莸。潇洒不肯重说,更难为、再骋风流。想在日,劝他家学道,不肯回头。耻向街前求乞,到如今,显现白骨无羞。若悟生居火院,死堕阴囚。决裂心灰慷慨,舍家缘、物外真修。神光灿,得祥云衬步,直赴瀛洲。

  • 《别修门》

    晓发别修门,湖山雾气昏。百年培正脉,今日罪忠言。列节关宗社,生还赖圣恩。部天天不语,顾及见亲存。

  • 《念奴娇(赠希文宠姬)》

    暮云收尽,霁霞明、高拥一轮寒玉。帘影横斜房户静,小立啼红蔌蔌。素鲤频传,蕉心微展,双蕊明红烛。开门疑是,故人敲撼窗竹。长记那里西楼,小寒窗静,尽掩风筝鸣屋。泪眼灯光情未尽,尽觉语长更促。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五湖何日,小舟同泛春绿。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