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行路难
双丝作绠系银瓶,
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迁捐,
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
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
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
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
锉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
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
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
使妾长嗟万古魂。
【中文译文】
行走在路上艰难,
双丝制成的头绳系在银瓶上。
百尺高的寒泉呼哧呼哧地转动,
绳子一头离去,永不可望见,
仿佛是我倾心地把握在你手心。
人生意气喜欢迁移放弃,
只看重那些狂野的花朵,而不在乎才能和贤德。
宴会结束,我调起筝弹奏离人的悲鸣,
回头娇骄地转盼,泪水滴在你面前。
你难道没有看到,眼前的事物,
难以保持一息之间心意不变吗?
西山的太阳下沉,雨水稀少,
旁边有些浮云,找不到栖息的地方。
但愿你不要忘记之前的话,
我作为人类的残骸也无愧。
行走在路上艰难,
劝你喝酒,不要辞烦,
美酒千钟也还可以尽兴,
心中的愧怕是难以估量。
一听到汉主思念旧剑的故事,
我为自己的灵魂长嗟叹万古之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行路难》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表达了行走在路上的艰辛和迁徙的意志,描绘了情感的纠葛和人生的追求。
首两句描绘了行走在困难的道路上,寓意着艰难的人生旅程。银瓶是把细丝绳绕在上面,代表着人的命运,而辘轳转动代表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动。
接下来两句描述了作者对于某种爱情的渴望,用“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来表达作者对于心仪之人的期待和倾心。
第三段表达了人生短暂而意气风发的心态,担忧过多的追求可能会导致脱离正道,只追求狂野的欢愉,而忽略了真正的才华和德行。
第四段以音乐的形式表达了离人的悲伤和思念,情感的波动和温柔的转盼都在这里表达出来。
第五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浮云无所寄的形象暗示了困顿无助的心境。
第六段表达了背负的过去,并表示希望不会忘记曾经的承诺和为之奋斗的理想,即使沉溺于黄土之中也无愧于心。
最后一段以古人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自身生命的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情的抒发,充满了浓郁的哲学味道,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坎坷和迷茫的感受,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衡岳早来雨,湘江增绿波。小舟浮似屋,香草结为蓑。水定见鱼影,夜清闻櫂歌。悠悠百年梦,醒少醉时多。
杜宇啼时花正开。惨惨风林叫竹鸡,冥冥山路晓光微。尽在疏枝冷蕊中。一枝清峭临荒岸。
前岁嘉兴火,僧居化劫灰。四方持钵去,千里渡江来。心向王城讲,缘从海客回。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阿母瑶池宴穆王,九天仙乐送琼浆。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