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咏茶十二韵》是唐代齐己所作,描述了茶的美妙之处及其与人生的关系。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百草向茶让为灵,
功效先于百草生。
甘于天下的口中传,(茶叶广泛流传于天下)
尊贵地占据火前名。(茶叶得到了重要地位)
春天时没有野雁,(指冬天里茶叶采摘旺盛)
秋天时候谷中有莺。
得到了泽国的封题,(指茶叶被詔封为国宝)
献上了给秦的京城。(茶叶被献给了京城)
嗅觉变得敏锐到了极点,
品味中感受到了骨头的轻盈。(喻指喝茶能使身体轻盈健康)
研磨茶叶便可发出声响,
采摘时围绕在蜀山之明处。
赋诗的客人在秋天吟唱,
禅师们在白天卧觉时被惊醒。
香气散发开充满了房间,
炉火动听到了凝固的铛声。
晚上回忆起凉泉的对话,
闲暇时思考着奇特的品种。
松黄的茶干旋转浮起,
云母般的茶壶顺势倾斜。
尤其被贵重的名人寄托,
更适应于珍馐的盘盈。
曾经寻找了修炼的法则,
卓越地呈现在陆先生的茶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茶叶的描写,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茶被称为百草之王,功效卓越。它不仅被广泛传播到天下,而且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茶叶采摘的时节也是春天,此时没有野雁;而秋天,这时谷中有莺,形容茶叶采摘的旺盛和茶叶的美好。茶叶还被赐封为泽国国宝,并被献上给秦的京城,可见茶叶的重要性。茶叶的香味和口感非常纯正,使人闻到茶香即使精神振奋,品尝茶叶则能感受到身体轻盈,这体现了茶对人的益处。研磨茶叶会发出声音,而采摘茶叶时则围绕在美丽的蜀山之明处,为茶叶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诗中还提到了秋天吟唱的诗人和白天惊醒的禅师,暗示了茶叶的文化价值和对心灵的启迪。最后,诗人还描述了冲茶的过程,茶干旋转浮起,茶壶顺势倾斜,形象地描绘了茶叶的品质与态度。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茶叶的品质和与人生的联系,表达出了诗人对茶的赞美和敬重之情。
西风动行色,诗景绕征鞍。赤甲悬危壁,黄牛泻急湍。猿声云背落,山势马头盘。天险须人守,毋辞蜀道难。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乔岩簇冷烟,幽径上寒天。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巅。驱驰非取乐,按幸为忧边。此去如登陟,歌楼路几千。
约得东风二月春,稍陪孤櫂晓溪行。酒能宽我三更梦,雨不饶人半日程。愁对梅残初话别,懒看桃艳欲欣荣。红尘未踏心先退,不是宵长故独醒。
旱後催科恼杀侬,且随尺一解而东。灵山忽近西山远,回首新吴一梦中。
晓参横没月沉烟,寺鼓军刀隐隐连。初暖欲归池中地,剩寒犹属陇梅天。遥帷曙气春篝烛,病榻邪风袭贡绵。犹意王筠斋壁咏,玉蠩霏溜破霞牋。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