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
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
晶耀目何在,滢荧心欲无。
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
张乐轩皇至,征苗夏禹徂。
楚臣悲落叶,尧女泣苍梧。
野积九江润,山通五岳图。
风恬鱼自跃,云夕雁相呼。
独此临泛漾,浩将人代殊。
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要使功成退,徒劳越大夫。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
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
晶耀目何在,滢荧心欲无。
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
张乐轩皇至,征苗夏禹徂。
楚臣悲落叶,尧女泣苍梧。
野积九江润,山通五岳图。
风恬鱼自跃,云夕雁相呼。
独此临泛漾,浩将人代殊。
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要使功成退,徒劳越大夫。
诗意:
该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揭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他用形容词和动词充分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深深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运用绚丽的形容词和动词,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色。作者首先提到地与天水相连,将地势和天空融为一体,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辽阔和壮美。接着,他形容初日的光辉从湖面上升起,东西南北不可辨。这一描写增强了湖光山色的魅力和令人惊叹的美丽。
诗中还描绘了湖水的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仿佛湖水中有灵光闪烁。作者用词生动,表达了他对洞庭湖清澈透明的水质的赞美。他还形容湖水的景色高雅,使人联想到天吴气氛的徽三楼,并结合历史人物,如张乐、夏禹等,表达了对洞庭湖的尊崇和敬仰。
在最后几句中,作者引用了楚国臣子悲叹落叶以及尧女泣苍梧的典故,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念和对社会变迁的感叹。他指出洞庭湖的水源自九江,连通五岳地区,风平浪静,鱼儿自由跃动,云和雁相互呼唤,展示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在洞庭湖边的感受,认为仅此一景已经足够令人叹为观止,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他希望通过洗净尘埃,度过美好的岁月,但也提醒人们不要追求功名利禄,免得徒劳无功。整首诗充满了哲思和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旭日高槐啼欲断,午风深竹弄还长。莫言绝域如天外,犹有莺声似省廊。
急雨颠风花信早。枝枝叶叶春俱到。何待小桃方悟道。休迷倒。出门无限青青草。根不覆藏尘亦扫。见精明树唯心造。试借疑情看白皂。回头讨。灵云笑杀玄沙老。
飒沓睢阳涘,浮游汉水隈。钱飞出井见,鹤引入琴哀。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何当归太液,翱集动成雷。
侠客重恩光,骏马饰金装。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转战磨笄地,横行戴斗乡。将军占太白,小妇怨流黄。騕褭青丝骑,娉婷红粉妆。一春莺度曲,八月雁成行。谁堪坐秋思,罗袖拂空床。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苦恨红梅结子,生憎榆荚悠悠。解送十分春色,能添万斛新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