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跖傥名丘,孔子还名跖。
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
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
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卜算子(饮酒败德)》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盗跖曾经是一个有名的人,孔子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跖。跖像圣人一样愚直至今,美和恶都没有真实的本质。简册上写满了虚名,蝼蚁侵蚀着枯骨。千古的光阴只是一瞬间,让我们先来享受杯中的美酒吧。
诗意:
这首诗以盗跖和孔子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人性的深思。盗跖原是一个凶暴的盗贼,而孔子则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两者在名字上互换,暗示了人们对于美恶的判断往往是虚幻的。诗中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浮躁,人们追逐功名利禄,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价值。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赏析:
辛弃疾以深刻的思考和犀利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现实的虚假和人性的扭曲。通过盗跖和孔子的对比,他暗示了人们对美恶的判断往往是主观的和虚幻的,美和恶并没有真正的本质。他批判了社会上的虚伪和功利主义,认为人们追逐名利,却忽略了内心的真实和精神的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这首诗以简练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古代人物的寓言化处理,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反思。辛弃疾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浮躁,呼唤人们要追求真实和内心的满足。整首诗情绪饱满,意境深远,启示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追求真实和美好的生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