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作者介绍

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属文,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为左拾遗,进中书舍人,出为冀州刺史。以母不肻去乡里,表换洪州都督,徙桂州兼岭南按察选补使,以张说荐,为集贤院学士,俄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为李林甫所忮,改尚书右丞相。罢政事,贬荆州长史,请归还展墓。卒,谥文献。九龄风度醖藉,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尝识安禄山必反,请诛,不许。后明皇在蜀思其言,遣使致祭,卹其家。集二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

嶙嶙故城垒,荒凉空戍楼。
在德不在险,方知王道休。

译文:
高耸的古城墙,荒凉空荡的戍楼。
只有德行高尚,方能保全王道。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政治道德的思考和忧虑。他通过描写潼关口的古城墙和戍楼的凄凉景象,呼吁当权者应该注重道德修养,而不是只关注防御战略。他认为,政权的稳固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大,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来治理国家,否则王道将会失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通过描绘潼关口的景象,表达了张九龄对当时政治现状的忧虑和对德治的向往。嶙嶙故城垒和荒凉空戍楼的描绘,给人一种废弃和凄凉的感觉,同时也映衬出国家治理之残喘。张九龄在诗中传达了一种观点,即只有德行高尚的统治者才能保持繁荣和稳定的王道。这样的主题在唐代的政治背景下尤为重要,也是作者对当时政治现状的反思和期望。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情态云閒,身心月寒。鼻孔气出快,髑髅津沥乾。鳞龙游跃兮雨翻雷吼,鲲鹏变化兮海运风抟。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为齐臣子者,此日若无闻。独有王孙贾,能知慰倚门。

  • 《望吴亭次黄二尹韵》

    东望长安山复山,数峰还出两峰间。搅衣来即三年戌,引客聊为一日闲。身似暮云低更好,心如归鸟倦知还。圣朝倘得收遗物,叹息搔头鬓已斑。

  • 《日暮》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 《南郊草堂为陈天锡赋》

    选胜南郊结草堂,幽清绝似午桥庄。林鸠唤雨山光暝,畦稻舒花水气长。携酒秋清观纳稼,杖藜春晚看条桑。粢盛献享修祠罢,合族筵开乐未央。

  •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珉玉玢幽,裹蹄精良。既刻厥文,亦铸之章。象德维河,至静而方。辅我光尧,万夺无疆。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