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征草泽,微臣献谋猷。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父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毋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可俦。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南渡洛阳渡口,向西望十二楼。
皇帝坐在明堂上,每月的朔望日会见诸侯。
清音乐动听千门,皇权遍布九州。
欢庆的云从东方来,江水泱漭着托着太阳流。
和平贵于论道,文墨将何为求。
有诏命我去征草泽,谦逊的臣子奉上咨询。
冠冕像星罗密布,恭敬地行礼给曹和周。
琐事念念不如自己的事业,入仕还待时机。
幸好得到了国士的赏识,才能脱离贫贱的束缚。
现在我放歌行走,以慰梁父的忧愁。
虽然只能谋生数银两,却能养家不羞愧。
如果能得到财富与荣华,就能像飞云一样自由驰骋。

诗意:
这首诗以南渡洛阳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上的烦恼和迷茫。诗中描绘了宫廷和朝会的盛景,以及诗人对和平和文学的向往。虽然才能被赏识并得到一些财富,但诗人仍然希望能够得到更多,追求更自由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和政治的失望和迷茫。诗中描绘了宫廷的盛况和朝会的庄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诗人将自己置身其中,表达了对和平与文学的向往,同时也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以明快的节奏和直接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和矛盾。

  • 《登蜀阜二首》

    西风吹步上云衢,万竹深围一草庐。分付儿童勿轻剪,蜀溪风月正关渠。

  • 《挽伯父二首》

    白发儿随母,苍颜弟对兄。四休元易足,一笑更何营。论事丝弦直,存心镜面平。德人今已矣,谁与嗣乡评。

  • 《喜雨诗》

    祷旱何妨抵死求,分明在处有神湫。只消一念精诚格,立使风雷布九州。

  • 《绍兴祀九宫贵神十首》

    灵鉴匪远,诚心肃祗。是孙是享,俎实孔时。礼行乐奏,肸乡是期。云车风马,神其燕娭。

  • 《王羲之》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 《斋宿净明寺小饮易安斋口占》

    净明斋宿近初庚,西蜀东吴一世英。行径九盘山荦确,流泉百折玉琮琤。频飞兕斝颜俱渥,细听犀谈座为倾。觞咏直多幽兴足,未应不饮似公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